[發明專利]神經外科術后防粘連膜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094316.7 | 申請日: | 2016-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300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徐高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L31/04 | 分類號: | A61L31/04;A61L31/06;A61L31/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0061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神經外科 術后 粘連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神經外科術后防粘連膜,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
PVC17~34份、PU5~18份、PA13~19份、聚酯熱塑性彈性體7~11份、再生絲素蛋白纖維24~38份、甲基丙烯酸酯0.8~1.6份、丙烯酸丁酯3~6份、烷基淀粉酯1~3份、核殼丙烯酸彈性乳液7~13份、十二醇硫酸氨3~9份、無機納米粒子2.1~8份、香草醛0.1~0.2份、百里酚0.1~0.2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神經外科術后防粘連膜,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
PVC17份、PU5份、PA13份、聚酯熱塑性彈性體7份、再生絲素蛋白纖維24份、甲基丙烯酸酯0.8份、丙烯酸丁酯3份、烷基淀粉酯1份、核殼丙烯酸彈性乳液7份、十二醇硫酸氨3份、無機納米粒子2.1份、香草醛0.1份、百里酚0.1份。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神經外科術后防粘連膜,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
PVC25份、PU16.5份、PA16份、聚酯熱塑性彈性體9份、再生絲素蛋白纖維31份、甲基丙烯酸酯1.2份、丙烯酸丁酯4.5份、烷基淀粉酯2份、核殼丙烯酸彈性乳液10份、十二醇硫酸氨6份、無機納米粒子5.05份、香草醛0.15份、百里酚0.15份。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神經外科術后防粘連膜,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
PVC34份、PU18份、PA19份、聚酯熱塑性彈性體11份、再生絲素蛋白纖維38份、甲基丙烯酸酯1.6份、丙烯酸丁酯6份、烷基淀粉酯3份、核殼丙烯酸彈性乳液13份、十二醇硫酸氨9份、無機納米粒子8份、香草醛0.2份、百里酚0.2份。
5.神經外科術后防粘連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1、按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配方稱取各組分;
S2、將所稱取的PVC、PU、PA、聚酯熱塑性彈性體、甲基丙烯酸酯、再生絲素蛋白纖維、丙烯酸丁酯、烷基淀粉酯、核殼丙烯酸彈性乳液、十二醇硫酸氨、甘油、無機納米粒子、香草醛、百里酚置于高速混料機中混合均勻,得混合物;
S3、將所得的混合物進行靜電紡絲,并將所得的紡絲編織成三維交錯網絡結構特征的纖維氈結構;
S4、將所得的纖維氈結構進行干燥,即得防粘連膜。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神經外科術后防粘連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無機納米粒子為納米二氧化硅。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神經外科術后防粘連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靜電紡絲電壓10-20千伏,接受距離8-11cm。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神經外科術后防粘連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再生絲素蛋白纖維的直徑范圍為300nm~7μ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未經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94316.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噴灑角度可調式噴灑管
- 下一篇:一種高效灌溉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