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滌綸纖維/粘膠纖維雙層墊紗面料織物的生產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93344.7 | 申請日: | 2016-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367865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2 |
| 發明(設計)人: | 宋波;隋全俠;瞿建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D03D11/00 | 分類號: | D03D11/00;D03D13/00;D03D15/00;D03D2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徐激波 |
| 地址: | 2260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滌綸 纖維 粘膠 雙層 面料 織物 生產工藝 | ||
1.一種滌綸纖維/粘膠纖維雙層墊紗面料織物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產品組織設計→松式絡筒→筒子染色→倒筒→倍捻→整經→并軸→穿經→織造;
(1)產品組織設計
墊紗織物經紗有三個系統,表層組織為平紋組織;里層組織為4枚變則緞紋,采用反面織造,以減少提綜次數,從而減少綜框及綜絲的磨損,電能的消耗,節約成本;墊紗組織不參與交織,夾在表層織物和里層織物之間;
(2)松式絡筒
選用GA014SFSF型槽筒式絡筒機,絡筒機絡紗的速度為380m/min,卷繞密度為0.30g/cm3;
(3)筒子染色
將表經染成黑色,里經、墊紗染成白色,緯紗染成黑色;
(4)倒筒
選用1332MD型絡筒機,絡筒速度為500m/min,槽筒使用金屬槽筒,以減少靜電的產生,為提高紗線質量,接頭時,選用手持式空氣捻接器;
(5)倍捻
使用RF321型倍捻機,T/R65/3540S紗并捻時,速度為35m/min,捻度為680捻/m;T/R65/3530S紗并捻時,速度為40m/min,捻度為580捻/m,捻向為S捻;
(6)整經
選用GA121分批整經機,整經速度為400m/min,T/R混紡織物整經時,為提高整經質量,采用集體換筒,張力分區配置;前排張力墊圈13g,中排12g,后排11g,邊紗16g;
經紗有三個系統,表經、里經、墊紗,表層組織為平紋,里層組織為四枚變則緞紋,墊紗不參與交織,夾在兩層織物中間,因此經織縮各不相同,需要三軸織造,分別整經;
一花循環32根,其中,表經40S/2雙股線16根,里經30S/2雙股線8根,墊紗30S/2雙股線8根,全幅223花;邊紗為40S/2雙股線112根,和表經一起整經,表經根數3568根+112=3680根,里經根數1784根,墊紗根數1784根,筒子架容量為768只,表經40S/2配軸為:736*5,里經30S/2,配軸為:594*1+595*2,墊紗30S/2配軸為594*1+595*2;
(7)并軸
使用XB150型并軸機,并軸速度為100m/min,并軸張力為100kg;
(8)穿經
表經為平紋織物,經紗根數多,開口不容易清晰,放在前區,用1-2頁綜,里經為四枚變則緞紋,使用3-9頁綜,墊紗不參與交織,使用第10頁綜,邊紗根數少,總計只有112根,使用11-12頁綜;一個循環中,第1-2頁綜、第10頁綜,每個循環8根紗,第3頁綜第5-9頁經綜,每個循環1根紗,第4頁綜每循環2根;第1-2頁綜、第10頁綜,每頁綜絲數1784根,第4頁綜絲數446根,第3頁、第5-9頁綜,每頁綜絲數223根,邊紗穿在第11、12頁綜,每頁56根;根據該織物的組織和產品風格將該織物的穿入數定為2入/筘齒;
(9)織造工序
織機的選擇:選用GA747低速劍桿織機織制;
三軸織造:本織物有三個經紗系統,表經為平紋組織,根數較多,梭口不易清晰,使用GA747織機原有的送經系統;里經為四枚變則緞紋,經紗根數為表經的一半,交織次數也少,采用摩擦力控制送經,經軸安裝在后梁的上方,距后梁的高度要在12cm,這個距離不能小,因為墊紗還要從表經和里經的之間穿過;墊紗不與緯紗交織,墊紗軸放在后梁后方的地上,同里經一樣,采用摩擦力控制送經;
反面織造:由于表經根數多,交織次數也多,提綜頻繁,因而采用反面織造,織制里緯時,表經需要提起,反面織造后,根數多的表經變成下層織物,織里緯時,不再需要提起,因此能夠減少提綜次數;
增加邊紗根數:緯紗為彈力包芯紗,織造時容易產生卷邊疵點,為保證織物形成良好的布邊,一方面整經時,增加邊經紗的張力;另一方面增加邊紗根數,以增加邊紗對緯紗的控制力,形成良好的布邊;
早開口:280°開口,經紗有三個系統,織造難度大,梭口不易清晰,采用早開口工藝,有利于梭口清晰;
晚進劍:GA747織機多采用75°進劍,本織物織制時,由于經紗有三個系統,開口不易清晰,容易產生邊三跳疵點,為防止產生邊三跳,將進劍時間調至80°進劍,使得梭口有效高度增大,能避免產生三跳疵點;
低后梁:雙層織物織制里緯時,下層織物的上層經紗,容易下沉,引起開口不清,嚴重時甚至會產生不斷經而停車,為了減少織制里緯時,上層經紗的下沉,采用低后梁,以減少上下層經紗的張力差異,增加上層經紗的張力,減少上層經紗的下沉;
短梭口:將停經架移至最內側,減少后部梭口的長度,后部梭口長度減少后,綜平時上機張力不變,梭口滿開時,紗線張力增加,有利于梭口清晰,利于減少經紗的下沉;
退劍時間:緯向彈力織物織制時,退劍時間比開口時間晚5°-10°,這樣接緯劍退出梭口時,經紗的的夾持力比較大,能防止緯縮疵點;
緯紗釋放長度:緯紗釋放長度控制在上機筘幅+12cm,以防止右側邊緯縮的產生;
廢邊紗根數:織物的卷邊、邊緯縮疵點,多發生在織物的右側布邊,因此防止邊緯縮、卷邊疵點,主要在織物的右邊工藝上采取措施,將右邊廢邊紗的根數由16根增加到20根后,右側廢邊就能很好地將彈力緯夾住,使織物形成良好的布邊;
大張力:本織物織制時,采用反織,交織次數多的表經放在下層,由GA747織機原有的送經機構控制;為減少織制下層織物時,上層經紗的下沉,上機張力要偏大控制,以減少經紗可能的下沉,織制時,張力重錘桿兩側各配置一只5kg的張力重錘,送經機構的張力彈簧彈力偏大控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未經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93344.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