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髖臼填充假體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90016.1 | 申請日: | 2016-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8052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8 |
| 發明(設計)人: | 殷慶豐;許奎雪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愛康宜誠醫療器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F2/34 | 分類號: | A61F2/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趙囡囡;吳貴明 |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填充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髖臼填充假體,應用本發明技術方案的髖臼填充假體,包括:填充板體結構,填充板體結構具有與骨盆連接的第一連接端以及與由骨盆上截下的髖臼連接的第二連接端,填充板體結構用于填充在骨盆和髖臼之間的縫隙內,以將截下的髖臼支撐并固定在骨盆的預定位置。在進行截骨手術時能夠將截下的髖臼和骨盆之間的縫隙進行填充并支撐,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進行截骨手術時不填充或者采用自體骨填充,應力傳導效果不佳,影響初期穩定和早期負重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材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髖臼填充假體。
背景技術
Ganz截骨術是1983年由瑞士伯爾尼醫院的Ganz醫生開創的髖臼周圍截骨術。Ganz截骨術改變了髖臼覆蓋的方向,增加了髖關節對股骨頭的覆蓋面積,使得年輕的髖臼發育不良的患者大大延緩甚至免于人工關節置換。
為保證髖臼中心位置,髖臼截骨后只能繞髖臼中心旋轉而不能根據骨質情況移動,這就導致髖臼上方及后側形成骨缺損,而這兩個位置正是力學承載的位置,傳統方法不填充或者采用自體骨填充,應力傳導效果不佳,影響初期穩定和早期負重;若發生植骨吸收,將會影響長期髖臼穩定,并且植骨大小及形狀都需要術中根據醫生經驗確定,手術時間延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髖臼填充假體,以解決現有技術中進行截骨手術時不填充或者采用自體骨填充,應力傳導效果不佳,影響初期穩定和早期負重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的內容,提供了一種髖臼填充假體,包括:填充板體結構,填充板體結構具有與骨盆連接的第一連接端以及與由骨盆上截下的髖臼連接的第二連接端,填充板體結構用于填充在骨盆和髖臼之間的縫隙內,以將截下的髖臼支撐并固定在骨盆的預定位置。
進一步地,填充板體結構包括:第一連接板,與骨盆的切面固定連接;第二連接板,與髖臼的切面固定連接;支撐板,設置在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之間,第一連接板通過支撐板與第二連接板連接以將截下的髖臼支撐并固定在骨盆的預定位置。
進一步地,第一連接板、第二連接板和支撐板一體成型。
進一步地,第一連接板、第二連接板和支撐板構成彎折的板體結構。
進一步地,第一連接板具有用于與骨盆的切面連接的第一接合面,第二連接板具有用于與髖臼的切面連接的第二接合面,第一接合面和第二接合面上均設置有第一網格結構。
進一步地,第一連接板具有與第一接合面相背離的第一內壁面,第二連接板上具有與第二接合面相背離的第二內壁面,支撐板上具有與第一內壁面和第二內壁面相鄰的第三內壁面;其中,第一內壁面和第二內壁面相對,第一內壁面、第二內壁面和第三內壁面上均設置有第二網格結構。
進一步地,第一內壁面、第二內壁面和第三內壁面上均設置有板體加強筋。
進一步地,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上均設置有多個置釘孔,第一內壁面和第二內壁面上均設置有環繞置釘孔的釘孔加強筋。
進一步地,板體加強筋和釘孔加強筋相互連接且一體成型。
進一步地,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上均設置有多個用于供螺釘穿過的置釘孔,螺釘穿設在置釘孔內以將第一連接板與骨盆的切面固定連接或者將第二連接板與髖臼的切面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第一連接板的形狀與骨盆切面的形狀相匹配,第二連接板的形狀與髖臼的切面的形狀相匹配。
應用本發明技術方案的髖臼填充假體,包括:填充板體結構,填充板體結構具有與骨盆連接的第一連接端以及與由骨盆上截下的髖臼連接的第二連接端,填充板體結構用于填充在骨盆和髖臼之間的縫隙內,以將截下的髖臼支撐并固定在骨盆的預定位置。在進行截骨術時能夠將截下的髖臼和骨盆之間的縫隙進行填充并支撐,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進行截骨術時不填充或者采用自體骨填充,應力傳導效果不佳,影響初期穩定和早期負重的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愛康宜誠醫療器材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愛康宜誠醫療器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9001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