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染整行業廢水的處理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088856.4 | 申請日: | 2016-1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87489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梅運軍;楊明;劉駿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輕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103/30;C02F101/16;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30023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染整 行業 廢水 處理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染整行業廢水的處理工藝。
背景技術
印染行業具有廢水量大、有機廢物含量高、色度深,雖然COD高,BOD/COD值較小,可生化較差,為公認的難處理的工業廢水之一。目前,處理印染廢水常有如下幾種方法。(1)生物法:生物處理被廣泛用于城市生活污水的處理,但用生物法直接處理印染廢水受廢水溫度、pH值、染料種類等影響較大,容易引起污泥膨脹、聚膠團解體等,從而導致處理效果不好,處理后的廢水不能達標排放;而且印染廢水濃度高、毒性大直接處理廢水容易造成污泥中菌體的死亡從而導致廢水處理不能達標。(2)物理吸附法:常用活性炭類多孔性吸附材料,吸附染料等物質,它易受廢水的pH、廢水中懸浮物、高分子污染物、油脂等影響,用量大費用高;該法在去除色度上作用更加明顯,但去除COD的作用能力不強。(3)物化法:有中和法、凝聚法、O3、Cl2、紫外照射等氧化法等。O3氧化法設備造價高,投加量大,Cl2氧化法毒性大,造成二次污染;絮凝法因其投資費用低、設備占地少、處理容量大、脫色率高而被普遍采用,但有些染料廢水直接絮凝無法實現脫色和去除COD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染整行業廢水的處理工藝。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染整行業廢水的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驟:a.格柵處理:將含多種分散性染料的廢水用格柵處理去除大的顆粒物后進入到調節池1中;b.調節pH值:用工業鹽酸調節廢水的pH為3-5后,進入到吸附池;c.蘑菇栽培廢料吸附:吸附池中預先投入破碎的蘑菇栽培廢料,蘑菇栽培廢料與水的質量體積比為8-10kg/m3;在吸附池中廢水與蘑菇栽培廢料吸附時間為5-6小時,溫度自然,然后沉降1-2小時;經吸附處理后廢水色度去除率達到97%,COD去除率為20-35%;d.好氧活性污泥法處理:沉降后的上清進入調節池2與織物堿煮煉廢水混合,至pH為6-8后泵入曝氣池中用好氧活性污泥法處理,水力停留時間為12小時,上清達標排放。
本發明一種染整行業廢水的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蘑菇栽培廢料為破碎的蘑菇栽培廢料顆粒大小在0.5-2cm之間,預先在pH為3-5的鹽酸浸泡4小時改性。
本發明一種染整行業廢水的處理工藝是印染廢水經細格柵處理后進入到調節池1,在調節池1調節廢水的pH值;廢水經調整pH后進入到吸附池,與吸附池中的吸附劑充分接觸混合,然后沉降;經沉降后上清排入調節池2,在調節池2中與織物堿煮煉廢水混合至廢水到所需pH后泵入好曝氣池中用好養活性污泥法進行處理;處理廢水進入到沉淀池中進行污泥沉淀,上清達標排放。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根據印染廢水中的主要成分為分散性染料、廢水COD含量等特點,設計了一套以廢治廢的處理含多種分散性染料的廢水處理工藝,與傳統的印染廢水處理工藝相比減少了酸水解的環節,節約了酸水解池的建設成本(在200萬左右)與酸水解運行成本(為水處理成本的35%左右),同時節約了酸水解環節的運行時間(每一處理周期節約時間8-10小時),廢水脫色率穩定在97%以上,色度值不高于72mg/L,廢水排放水質高于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中間接標準(GB 4287-2012,色度=80mg/L,COD=200mg/L,TN=30mg/L,NH3-N=20mg/L)。
附圖說明
附圖1是一種染整行業廢水的處理工藝的工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輕工大學,未經武漢輕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8885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含多種分散性染料的廢水處理方法
- 下一篇:一種染料廢水的處理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