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遠光燈照明的透鏡組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088799.X | 申請日: | 2016-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396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10 |
| 發明(設計)人: | 羅滔;朱道勇;周燁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市中山大學研究院;中山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1S8/10 | 分類號: | F21S8/10;F21V5/04;F21V8/00;F21W101/02;F21W101/10;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圣理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44302 | 代理人: | 頓海舟,李唐明 |
| 地址: | 528222 廣東省佛山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遠光燈 照明 透鏡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透鏡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遠光燈照明的透鏡組。
背景技術
LED遠光燈普遍應用于車燈行業,其大多數采用反射杯或透鏡形式實現遠光照明,當采用普通燈珠作為燈光光源時,無法實現均勻過度光斑,因此為了實現長條形的照明光線,現在大多數采用多顆芯片密排的LED光源,但是采用這種光源會導致光源封裝成本高,因此需要對現有技術進行進一步地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遠光燈照明的透鏡組,該透鏡組實現了遠光燈的水平中心重點照明及其他區域的照明需求,大大降了對光源的要求,使得整燈成本降低。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用于遠光燈照明的透鏡組,包括導光柱和多曲面透鏡,所述導光柱位于多曲面透鏡的下方,光源的光線經過導光柱后,在所述導光柱內通過多次反射后,形成一個截止清晰且分布均勻的光斑,所述光斑經過多曲面透鏡的作用后,以成像的形式成像在無窮遠的位置,其中:
所述導光柱入光面覆蓋所有光源發光面;所述導光柱出光面為矩形,矩形面的長寬比在6:1-2:1、所述導光柱出光面為橢圓形,橢圓的長軸與短軸比為6:1-2:1或者所述導光柱的出光面為在矩形的基礎上向四周延伸出長條分支;
所述多曲面透鏡包括準直光學面、非旋轉對稱光學面和傾斜面,所述非旋轉對稱光學面低于所述準直光學面;所述準直光學面對稱地設置在所述非旋轉對稱光學面的兩側;所述傾斜面與所述準直光學面圓滑連接并設置在所述兩側準直光學面的邊緣處。
優選地,所述導光柱入光面的面積小于出光面的面積。
優選地,所述導光柱側壁與入光面形成的夾角角度為0°~20°。
優選地,所述入光面為矩形,且所述導光柱的高與入光面短邊的長度比為2:1-9:1。
優選地,所述入光面為橢圓形,所述導光柱的高與所述入光面最小外接矩形的短邊長度的比值為2:1-9:1。
優選地,所述準直光學面的焦點位于所述導光柱出光面前后5mm范圍內。
優選地,所述準直光學面采用平凸透鏡曲面或者菲涅爾鏡片。
優選地,經過所述非旋轉對稱光學面水平剖面上的光線通過所述導光柱后發散射出;經過所述非旋轉對稱光學面豎直剖面上的光線通過所述導光柱后近似準直射出。
優選地,所述傾斜面相對于所述準直光學面往外側傾斜0.1°~3°。
優選地,所述光源采用多顆芯片均勻緊密排列的LED光源。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一種用于遠光燈照明的透鏡組,利用導光柱加多曲面透鏡的技術,并結合導光柱和多面透鏡的結構及形狀,實現了遠光燈的水平中心重點照明及其他區域的照明需求,大大降了對光源的要求,使得整燈成本降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一中透鏡組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一中導光柱與光源結合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一中導光柱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一中多曲面透鏡的主視圖;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一中多曲面透鏡的左視圖;
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一中多曲面透鏡的水平剖面光路圖;
圖7是本發明實施例一中多曲面透鏡的豎直剖面光路圖;
圖8是本發明實施例一中傾斜光多曲面透鏡學面的示意圖;
圖9是本發明實施例二中導光柱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10是本發明實施例二中導光柱的俯視圖;
圖11是本發明用于遠光燈照明的透鏡組的光斑圖;
圖12是本發明用于遠光燈照明的透鏡組的光斑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一
參見圖1至圖8,一種用于遠光燈照明的透鏡組,包括導光柱1和多曲面透鏡2和光源3,所述光源3采用多顆芯片均勻緊密排列的LED光源;所述導光柱1位于多曲面透鏡2的下方,光源3發出的光線穿過所述導光柱1后再通過所述多曲面透鏡2聚焦并投射出來,其中:光源3的光線經過導光柱1后,在導光柱1內通過多次反射后,會形成一個截止清晰且分布均勻的光斑,該光斑經過多曲面透鏡2的作用后,會以成像的形式成像在無窮遠的位置,從而達到汽車大燈截止清晰的要求。
所述導光柱1入光面11覆蓋所有光源3發光面;所述導光柱出光面12為矩形,矩形面的長寬比在6:1-2:1、,所述出光面12的相應形狀和相應的長寬比用于形成適用于汽車遠光燈照明需求的長條形光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市中山大學研究院;中山大學,未經佛山市中山大學研究院;中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8879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