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重組脊髓灰質炎III型病毒樣顆粒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087086.1 | 申請日: | 2016-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303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08 |
| 發明(設計)人: | 仝鑫;孟凡舉;于桂梅;崔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澤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N15/43 | 分類號: | C12N15/43;C12N15/81;C12N1/19;C12N7/04;C07K14/105;C12R1/8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203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脊髓灰質炎病毒 基因 酵母細胞 免疫原性 病毒樣顆粒 脊髓灰質炎 密碼子優化 前體蛋白 共表達 野生型 減毒 組裝 轉入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類密碼子優化的編碼III型野生型脊髓灰質炎病毒外殼前體蛋白的基因以及編碼I型減毒脊髓灰質炎病毒3CD蛋白的基因,前述基因在被轉入酵母細胞后利用共表達可高效地胞內自發組裝成VLP顆粒。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具有免疫原性的大分子,其主要由前述基因在酵母細胞中表達產生。本發明還公開了前述具有免疫原性的大分子的應用和組合物。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一種新的畢赤酵母表達系統,其可用于生產脊髓灰質炎病毒III型病毒樣顆粒。
背景技術
脊髓灰質炎是一種急性傳染病,由脊髓灰質炎病毒引起,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病毒常侵犯中樞神經系統,損害脊髓前角運動神經細胞,導致肢體松弛性麻痹,多見于兒童,又名小兒麻痹癥。部分小孩得病后可以自行痊愈,但多數小孩患病后會出現下肢肌肉萎縮、畸形,結果引起終身殘疾,多為跛行甚至根本不能站立、行走。目前針對這種疾病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只能通過疫苗預防。
截止到2005年,全球范圍內仍有6個國家存在脊灰野病毒的流行,其中與中國接壤的有3個,印度尼西亞、也門等一些已經消滅脊灰的國家相繼發生了輸入性脊灰野病毒傳播,造成局部地區脊灰重新暴發流行。自2004年以來此類輸入事件已在全球18個無脊灰國家重演。一旦條件適宜,脊灰野病毒仍可能卷土重來。2000年10月,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宣布成為無脊髓灰質炎區域,標志著中國已達到無脊髓灰質炎目標。但這三個存在野毒株的鄰國對中國構成輸入性威脅,使我國的維持無脊灰工作面臨嚴峻挑戰。
口服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oral polio vaccine,OPV)在1958年研制成功在美國上市,后來推廣至全球。OPV的接種簡單(口服)、費用低、可產生穩定的腸道粘膜免疫、有效阻斷脊灰病毒傳播等。OPV的推廣使脊髓灰質炎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全球的小兒麻痹癥發病率逐年下降。但每服用250萬劑-1000萬劑OPV,可能發生1例疫苗相關病例,包括疫苗相關麻痹型脊灰(Vaccine 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VAPP)病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及其所引起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的循環(Circulating 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es,cVDPVs)和免疫缺陷疫苗衍生脊灰病毒(Immunodeficient related 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iVDPV)病例。
IPV是通過用甲醛滅活的脊灰毒株生產的傳統滅活疫苗(Conventional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cIPV)。國外研發的IPV使用野毒株滅活,其免疫原性和安全性都很理想,能有效預防脊灰爆發,并且IPV不存在引起VAPP、cVDPVs等風險,其群體免疫優于OPV。但是對技術及生產要求較高,價格昂貴。2015年我國上市的自主研發的IPV使用減毒株滅活,也同樣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及安全性。隨著全世界消滅脊灰目標的推進,將會更加嚴格管理脊灰毒株,包括弱毒株及野毒株。所以新一代脊髓灰質炎疫苗的開發迫在眉睫。
脊髓灰質炎病毒屬于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腸道病毒屬(Enteroviruse),直徑20~30nm,立體對稱12面體。病毒顆粒中心為單股正鏈RNA,核衣殼體裸露無囊膜。脊髓灰質炎病毒基因組RNA長約7.5kb。基因組分為5′端非編碼區、多聚蛋白編碼區、3′端非編碼區和3′端Poly(A)尾四部分。其中多聚蛋白編碼區編碼產生一個多聚蛋白前體,分為P1、P2和P3區;P1區可經蛋白酶水解產生衣殼蛋白VP1、VP2、VP3和VP4,P2和P3區則可水解產生蛋白酶、RNA復制酶及用于識別細胞、調節基因的其他蛋白。核衣殼含4種結構蛋白VP1、VP3和由VP0分裂而成的VP2和VP4。VP1為主要的外露蛋白至少合2個表位(epitope),可誘導中和抗體的產生,VP1對人體細胞膜上受體有特殊親和力,與病毒的致病性和毒性有關。VP0分裂為VP2與VP4,為內在蛋白與RNA密切結合。VP2與VP3半暴露具抗原性。5個拷貝的VP1、VP2、VP3和VP4構成了五聚體,12個五聚體構成二十面體核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澤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澤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8708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