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低空軟軌交通道路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85717.6 | 申請日: | 2016-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40891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5 |
| 發明(設計)人: | 肖華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茂江低空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1B13/00 | 分類號: | B61B13/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孔祥超 |
| 地址: | 400021 重慶市渝北區龍溪***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支撐框架 右導軌 左導軌 交通道路 軌道 軟軌 減震彈簧 清潔環保 系統造價 限位框架 運行成本 纜繩 基礎網 耐磨板 無排放 多層 多排 下端 優選 車身 承載 鋪設 污染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低空軟軌交通道路,包括軌道,軌道由左導軌和右導軌構成T形中空結構,左導軌和右導軌內部均穿設有承載纜繩,左導軌和右導軌通過下部的支撐框架固定連接在一起,支撐框架下方敷設有基礎網,基礎網上固定連接有U形卡座,支撐框架的下端位于U形卡座的U形卡槽內。優選,支撐框架與U形卡座之間設有減震彈簧;左導軌和右導軌鋪設有耐磨板;軌道上方設有車身限位框架;軌道設有多排和多層。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系統造價低,運行成本低,且無排放污染,清潔環保。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交通道路結構,特別是一種低空軟軌交通道路。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日漸增多,地面交通車輛不斷增加,城市交通擁堵現象越來越嚴重。為徹底緩解和解決地面交通擁堵現象,目前,采用的方式包括修建立交橋疏通堵點,修建環城路、地鐵、輕軌或城市高架橋等方式進行分流,這些方式通常只適應于經濟條件較好和財政支付能力較強的城市,而不能適宜于經濟條件差和財政支付能力弱的城市,即使是大中城市,也會受到投資收益率和社會效益等因素制約,這些設施的修建都會是有限的,不能最大程度地滿足人們的出行需要。為此,需要一種小成本的交通系統,用于經濟條件相對較差和財政支付能力相對較弱的城市。中國專利公告號“CN201573646U”,公告日期2010年9月8日,公告了一種高架軟軌交通系統,該系統通過高架軟軌和電驅動軌道車等形成高架軟軌交通系統,其結構簡單、乘坐舒適、安全,車輛制造成本低,且方便快捷,可用于城市高架橋的補充或替代。但該系統的軟軌道路結構,還需進一步完善,以進一步提高乘坐舒適性、車輛運行穩定性和系統運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車輛運行穩定性、車輛乘坐舒適,系統運力大的低空軟軌交通道路。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低空軟軌交通道路,包括軌道,軌道由左導軌和右導軌構成T形中空結構,左導軌和右導軌內部均穿設有承載纜繩,左導軌和右導軌通過下部的支撐框架固定連接在一起,支撐框架下方敷設有基礎網,基礎網上固定連接有U形卡座,支撐框架的下端位于U形卡座的U形卡槽內。
采用以上技術方案的本發明,軌道采用左導軌和右導軌構成T形中空結構,其重量輕,制造難度小、建設成本低;基礎網用于形成安全防護,并能形成一定減震效果,提高乘坐舒適性和安全性;軌道通過U形卡座裝設,其安裝方便,穩定性好。
優選的,所述支撐框架與U形卡座之間設有減震彈簧。減震彈簧用于吸收軌道震動能量,進一步提高乘坐舒適性。
優選的,所述左導軌和右導軌鋪設有耐磨板。以提高軌道的使用壽命,降低運營成本。
優選的,所述軌道上方設有車身限位框架。以限制車輛震動幅度,確車輛和乘員安全性。
進一步優選的,所述車身限位框架由限位頂板和兩側的側板組成。以從上方和兩側對車輛的車身上部形成車輛震動或傾斜限制,確保車輛運行過程中車身穩定性。
進一步優選的,所述兩側的側板呈八字形分布。以提高兩側擋護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更進一步優選的,所述軌道設有多排。以增大運力,提高低空的空間利用率。
更進一步優選的,所述軌道設有多層,所述車身限位框架固定連接在本層上方的基礎網或防護網。進一步增大運力,提高低空的空間利用率。
再進一步優選的,所述基礎網和防護網通過網板鋼架支撐。確保基礎網強度和敷設方便性和快速性。
再進一步優選的,所述承載纜繩通過纜繩鋼架支撐。確保纜繩強度和敷設方便性和快速性。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系統造價低,運行成本低,且無排放污染,清潔環保。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茂江低空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重慶茂江低空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8571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智慧社區管理系統
- 下一篇:傳動和動力系統設置在道路上的運輸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