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定角度彎頭壓裝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11085532.5 | 申請日: | 2016-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24735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27 |
| 發(fā)明(設計)人: | 韓毅;黃文生;王明陽;鄭麗霞;張宇飛;張華壯;仲照航;王奇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液壓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9/027 | 分類號: | B23P19/027 |
| 代理公司: | 大連科技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1119 | 代理人: | 龍鋒 |
| 地址: | 116000 遼寧省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角度 彎頭 裝置 | ||
定角度彎頭壓裝裝置,底部支撐板上安裝兩根支撐立柱,支撐立柱上部安裝承壓板,承壓板上部安裝壓頭體,壓頭體外部設有復位彈簧,壓頭體下部設有壓頭,承壓板下部與壓頭對應位置上安裝角度定位板,底部支撐板前部設有泵體固定座,泵體固定座上安裝的泵體的進油口與壓頭同心。本發(fā)明的定角度彎頭壓裝裝置,轉向泵在壓裝彎頭過程中對彎頭角度的固定、操作便利、安全性、保證彎頭角度的精度都有良好的保障,并且能夠降低不良品率、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避免對工件的損傷、提高了安全性以及較低的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機械零部件安裝技術領域,尤其涉及轉向助力泵定角度彎頭的壓裝技術。
背景技術
目前,對轉向助力泵定角度彎頭的壓裝,操作人員普遍采用一手把住彎頭,并將彎頭調整到所需角度的大致位置,一手用氣壓機將彎頭壓入進油口。在壓裝的過程中彎頭有可能改變角度,導致彎頭角度不滿足要求;也有可能在壓裝過程中氣壓機壓頭與油口位置不同心,導致彎頭變形甚至有安全問題。最終結果造成不合格率高、重復操作、工作效率低,并可能有安全隱患。
發(fā)明內容
為了克服傳統(tǒng)轉向助力泵定角度彎頭壓裝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定角度彎頭壓裝裝置。
本發(fā)明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定角度彎頭壓裝裝置,底部支撐板1上安裝兩根支撐立柱3,支撐立柱3上部安裝承壓板6,承壓板6上部安裝壓頭體8,壓頭體8外部設有復位彈簧9,壓頭體8下部設有壓頭11,承壓板6下部與壓頭11對應位置上安裝角度定位板4,底部支撐板1前部設有泵體固定座2,泵體固定座2上安裝的泵體的進油口與壓頭11同心。
所述承壓板6上部通過螺栓10安裝壓頭體8。
本發(fā)明的定角度彎頭壓裝裝置,轉向泵在壓裝彎頭過程中對彎頭角度的固定、操作便利、安全性、保證彎頭角度的精度都有良好的保障,并且能夠降低不良品率、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避免對工件的損傷、提高了安全性以及較低的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定角度彎頭壓裝裝置主視結構圖。
圖2是本發(fā)明定角度彎頭壓裝裝置左視結構圖。
圖中:1、底部支撐板,2、泵體固定座,3、支撐立柱,4、角度定位板,5、內六角圓柱頭螺釘,6、承壓板,7、螺母,8、壓頭體,9、復位彈簧,10、內六角螺栓,11、壓頭,12、內六角圓柱頭螺釘,13、氣壓機,14、彎頭,15轉向助力泵泵體。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的定角度彎頭壓裝裝置結構如圖1和圖2所示,主要由泵體固定座2、角度定位板4、壓頭組件(壓頭體8、壓頭11)來實現(xiàn)。底部支撐板1上安裝兩根支撐立柱3,支撐立柱3上部安裝承壓板6,通過螺母7固定,承壓板6上部通過螺栓10安裝壓頭體8,壓頭體8外部設有復位彈簧9,壓頭體8下部設有壓頭11,承壓板6下部與壓頭11對應位置上安裝角度定位板4,底部支撐板1前部設有泵體固定座2,泵體固定座2上安裝的泵體的進油口與壓頭11同心。
使用時,將轉向助力泵泵體15放入泵體固定座2中,然后將泵體固定座2推入并靠在底部支撐板1,以保證泵體進油口與壓頭組件同心,之后將彎頭14通過角度定位板4定位并靠在壓頭11處,再通過氣壓機13下壓壓頭體8,直至把彎頭壓入泵體。如果需要壓裝不同型號的泵體,僅需更換泵體固定座即可。如果角度有變化,僅需更換承壓板6即可。通過設計一個裝置,實現(xiàn)轉向泵在壓裝彎頭的過程中,保證較高的角度精度,降低不良品率,一次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避免對工件的損傷,同時也提高了安全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液壓件有限公司,未經大連液壓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8553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