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便攜式智能液體冷卻背包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085043.X | 申請日: | 2016-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2389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孫亮;任崇廣;張成蛟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孚岳電氣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5F3/04 | 分類號: | A45F3/04;A45F3/12;F28D1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5000 山東省淄博市淄***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便攜式 智能 液體 冷卻 背包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箱包技術領域,進一步涉及針對常規箱包的智能化改良,同時涉及制冷技術的便攜性改進,具體涉及一種便攜式智能液體冷卻背包。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高溫下工作人群的熱舒適性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人們在高溫下工作時,由于環境溫度與人體表面溫差較小,甚至環境溫度高于人體表面溫度,造成人體新陳代謝所產生的熱量無法及時傳遞到周圍環境。從而造成大量熱量在體內積累,體內積累的大量熱量會造成核心體溫升高,過高的核心體溫會可能會誘發熱痙攣、熱衰竭等熱疾病,嚴重時可能會出現危害生命安全的熱暑等。為緩解在高溫條件下的熱應激反應,一般需要采用個體冷卻行為,但由于大型冷卻設備的應用對外界條件要求較高,因此對便攜式個體冷卻設備的需求越來大。目前主要采用的個體冷卻技術包括:液/氣體冷卻,相變材料冷卻和通風服。管道液冷和管道氣冷是將預冷卻的液體或氣體通入植入在服裝中的管道網絡,借助壓力泵使其循環流動,通過傳導或對流促進人體散熱。相變材料冷卻服有兩大類,一是將相變材料與纖維結合,制成服裝;二是將相變材料塊放置于預先縫制在服裝中的口袋;兩者皆是通過緊貼個體對個體進行傳導散熱。通風服則是將微型風扇嵌于服裝上,通過風扇將環境中的空氣不斷吸入服裝內部并使其循環流動,加速個體體表的蒸發散熱。
前人研究表明,通風服只適用于環境溫度較低時,相變材料由于材料密度高,體積大,冷卻時間短而受到限制。液體冷卻相較于其余幾種具有更長久的冷卻效果,且成套系統較輕便,易于攜帶,因此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目前已有個體冷卻裝備主要以服裝為載體,增加了整個個體冷卻設備的復雜性。同時,現有個體冷卻裝備不能對人體實時生理狀態進行監測,不能根據個體實時生理狀態進行有針對性的調節輸出制冷效果,因此降低了人體穿著個體冷卻裝備的舒適感,限制了其在工作熱環境上的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針對現有技術的技術缺陷,提供一種便攜式智能液體冷卻背包,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具有制冷功能的背包無法根據人體當前的溫度水平有針對性的調節制冷強度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要解決的另一技術問題是現有技術中具有制冷功能的背包其制冷效率較低。
本發明要解決的另一技術問題是現有技術中具有制冷功能的背包體積、重量較大。
為實現以上技術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便攜式智能液體冷卻背包,包括管路,第一通孔,電源線,溫度傳感器,第二通孔,電源開關,冷卻袋,電池,制冷劑儲囊,進液口,出液口,控制系統,背包主體,其中背包主體具有一朝下人體的內側和一遠離人體的外側,所述背包主體還具有一夾層,所述內側的里面內襯有管路,所述內側的表面上固定連接有溫度傳感器,所述夾層與管路之間具有一隔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位于所述隔板上,冷卻袋位于所述夾層中,制冷劑儲囊固定連接在冷卻袋上,進液口和出液口均位于冷卻袋的表面上,進液口和出液口之間通過液體管連通,所述管路的兩端分別穿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與進液口、出液口相連通,所述外側的里面內襯有控制系統,所述內側的表面上固定連接有電池,控制系統與溫度傳感器之間通信連接,電池與電源開關之間通過電源線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控制系統具有微型水泵、數據檢測處理模塊和流量調節模塊。
作為優選,所述管路的材質為PVC。
作為優選,所述管路內徑為2mm,外徑為3mm,總長度20m。
作為優選,制冷袋的材質為TPU材料。
作為優選,制冷劑儲囊中裝填的制冷劑為冰水混合物或冰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孚岳電氣有限公司,未經山東孚岳電氣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8504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微晶木蜂箱用的恒溫機構
- 下一篇:一種密封防腐式海水養殖用筏式養殖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