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下變深度氣體排放系統出口側閥門保護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083975.0 | 申請日: | 2016-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943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余濤;段晨;周愛民;王世忠;王驍;田奇琦;姜國寶;吳育家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F16K13/08 | 分類號: | F16K13/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馮子玲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漢***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下 深度 氣體 排放 系統 出口 閥門 保護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下變深度氣體排放系統出口側閥門保護系統。
背景技術
傳統水下變深度氣體排放系統通常利用管路將高壓廢氣排至外界水中,并在排氣側通過截止閥或截止止回閥避免水倒灌進入氣體排放系統。由于海水的高腐蝕性,以及可能存在的泥沙等各類雜質,當氣體排放系統間歇運行時,在排氣間隙,由于系統工作深度變化導致的外界水壓變化,可能出現外界海水及泥沙等雜質沿排氣口進入氣體排放系統并堵塞、腐蝕閥門閥芯,導致系統失效。因此,對水下變深度氣體排放系統出口側閥門采取保護措施,可有效降低系統故障率,提高系統使用可靠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水下變深度氣體排放系統出口側閥門保護系統,適用于海洋水下平臺等結構物、水下潛航器等領域變深度氣體排放系統出口側閥門閥芯保護,可以解決現有水下氣體排放系統的閥門可靠性差的問題。
本發明具體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水下變深度氣體排放系統出口側閥門保護系統,包括彎頭、緩沖罐和止回閥,所述止回閥、彎頭和緩沖罐通過管路依次連接,所述止回閥連接至氣源,所述彎頭連接至排氣口;所述排放口、緩沖罐安裝的高度均低于止回閥;所述彎頭的排氣出口端的高度低于止回閥的高度且高于緩沖罐的高度;所述緩沖罐的排氣入口端位于緩沖罐的頂部,排氣出口端位于緩沖罐的底部。
優選地,所述緩沖罐的設計容積可滿足在系統使用深度區間,保持罐內存在一定空氣凈容積。
優選地,所述緩沖罐的設計壓力等級可耐受設計深度下的排氣瞬態沖擊壓力。
優選地,所述緩沖罐的外形不限。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1)、利用氣封原理,在不改變閥門結構的前提下,實現閥門閥芯與外界海水的完全隔離。
(2)、結構簡單,簡化了常規設置多道閥件或復雜閥芯結構的解決方式,使用壽命長。
(3)、系統布置靈活,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緩沖罐容積和結構型式,可實施性強。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容積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如圖1-2所示,一種水下變深度氣體排放系統出口側閥門保護系統,包括彎頭1、緩沖罐2和止回閥3,所述止回閥3、彎頭2和緩沖罐2通過管路依次連接,所述止回閥3連接至氣源,所述彎頭1連接至排氣口;所述排放口、緩沖罐2安裝的高度均低于止回閥3;所述彎頭2的排氣出口端的高度低于止回閥3的高度且高于緩沖罐2的高度;所述緩沖罐2的排氣入口端位于緩沖罐2的頂部,排氣出口端位于緩沖罐2的底部;所述緩沖罐2的設計容積可滿足在系統使用深度區間,保持罐內存在一定空氣凈容積;所述緩沖罐2的設計壓力等級可耐受設計深度下的排氣瞬態沖擊壓力;所述緩沖罐2的外形不限,可為罐型、蛇管等多種型式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是:氣體排放系統停止排放后,止回閥3(截止止回閥自動止回或其他閥門人工截止),由于排氣口在止回閥3和緩沖罐2下方,緩沖罐2及配套管路中將充滿與排氣停止時外界水壓一致的氣體。當系統出現深度變化時,緩沖罐2及配套管路中的氣體因外界水壓變化而膨脹壓縮,當外界壓力與溫度比值達到系統使用環境條件的最小值時,止回閥3至排氣口之間氣體摩爾體積最小;之后,隨著外界壓力與溫度比值增加,止回閥3至排氣口之間氣體體積將不斷降低,外界海水隨之沿排氣口進入緩沖罐2內;通過緩沖罐2和管路設計,要保證緩沖罐及配套管路最小氣體殘留容積大于止回閥3閥芯與彎頭高點(考慮水下搖擺等因素)之間的空氣容積,即可完全消除止回閥3閥芯與外界海水的接觸,從而提高閥門可靠性。
緩沖罐及配套管路最小氣體殘留容積計算公式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未經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8397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