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線圈部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82897.2 | 申請日: | 2016-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9205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9 |
| 發明(設計)人: | 濱田顯德;吉岡由雅;西山健次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村田制作所 |
| 主分類號: | H01F17/00 | 分類號: | H01F17/00;H01F27/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舒艷君;李洋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線圈 部件 | ||
本發明提供能夠使沿層疊方向配置的一個平面螺旋布線與另一個平面螺旋布線的連接可靠性提高的線圈部件。提供的線圈部件具備第一平面螺旋布線、和位于第一平面螺旋布線的層疊方向的上方并且經由連接導通孔與第一平面螺旋布線相互連接的第二平面螺旋布線,第二平面螺旋布線從層疊方向觀察時向與第一平面螺旋布線的纏繞方向不同的方向纏繞,第一平面螺旋布線以及第二平面螺旋布線分別在最內周側,具有從層疊方向觀察時相互重合的最內周重復部分,并且,第一平面螺旋布線的最內周重復部分的至少兩端部與第二平面螺旋布線的最內周重復部分的至少兩端部經由連接導通孔相互連接。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線圈部件。具體而言,本發明涉及層疊型線圈部件。
背景技術
以往的層疊型線圈部件采用沿層疊方向經由連接導通孔相互連接向一個方向纏繞的一個平面螺旋布線、和向與一個方向相反的方向纏繞的另一個平面螺旋布線的方式。專利文獻1公開了該一個平面螺旋布線的內周端與該另一個平面螺旋布線的內周端經由一個連接導通孔相互連接的層疊型線圈部件。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3-225718號公報
然而,如圖9所示在一個平面螺旋布線101的內周端與另一個平面螺旋布線102的內周端沿層疊方向經由一個連接導通孔103相互連接的情況下,有連接可靠性不充分的可能性。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一方式的目的在于能夠使沿層疊方向配置的一個平面螺旋布線與另一個平面螺旋布線的連接可靠性提高的線圈部件。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在本發明的一方式中,提供線圈部件,
其具備第一平面螺旋布線、和位于該第一平面螺旋布線的層疊方向的上方并且經由連接導通孔與該第一平面螺旋布線相互連接的第二平面螺旋布線,
上述第二平面螺旋布線從上述層疊方向觀察時向與上述第一平面螺旋布線的纏繞方向不同的方向纏繞,
上述第一平面螺旋布線以及上述第二平面螺旋布線分別在最內周側,具有從上述層疊方向觀察時相互重合的最內周重復部分,并且,
上述第一平面螺旋布線的上述最內周重復部分的至少兩端部與上述第二平面螺旋布線的上述最內周重復部分的至少兩端部經由上述連接導通孔相互連接。
在上述方式的線圈部件中,從層疊方向觀察時相互重合的第一平面螺旋布線的最內周重復部分的至少兩端部與第二平面螺旋布線的最內周重復部分的至少兩端部經由連接導通孔相互連接。由此,各螺旋布線的最內周重復部分經由兩個連接導通孔相互連接,所以與內周端彼此經由一個連接導通孔相互連接的情況相比連接點增加。因此,能夠不實際改變這些平面螺旋布線的纏繞圈數、最外周直徑以及層數等,而使第一平面螺旋布線與第二平面螺旋布線的連接可靠性提高。
在一實施方式中,第一平面螺旋布線以及第二平面螺旋布線各自的最內周重復部分的一個端部定位在從第一平面螺旋布線以及第二平面螺旋布線各自的最內周重復部分的另一個端部纏繞半圈的部分。
換句話說,與以往的一個平面螺旋布線的內周端與另一個平面螺旋布線的內周端沿層疊方向經由一個連接導通孔相互連接的方式相比,各平面螺旋布線的最內周側進一步纏繞四分之一圈。由此,能夠充分地確保布線間隔,并且能夠增大各平面螺旋布線的最內周重復部分的區域。因此,能夠確保以多個連接導通孔連接各最內周重復部分彼此的區域。因此,能夠使第一平面螺旋布線與第二平面螺旋布線的連接可靠性提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村田制作所,未經株式會社村田制作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8289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永磁直驅發電機的定子及磁極組合結構用于充磁的方法
- 下一篇:變壓器外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