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有集渣防裂的新型澆注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080405.6 | 申請日: | 2016-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8365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寅;李勇;王成龍;鮑俊;洪起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應流集團霍山鑄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C9/08 | 分類號: | B22C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仲龍騰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靜 |
| 地址: | 2372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集渣防裂 新型 澆注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主要涉及砂型鑄造鑄鋼件的鑄造生產,用于鑄件澆注系統中,是一種具有集渣緩沖的新型澆注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蝶閥鑄鋼件及工程類鑄鋼件通常是單純用圓形陶瓷管做澆道,圓形陶瓷管直接與鑄件工藝底部連接。缺點是單純陶瓷管底注進水無法對鋼水進行集渣,且鋼水進入型腔向四面八方散落,鋼水夾雜物無規律流入,無法采用相應措施排出;圓形陶瓷管直接與鑄件連接,鋼水對鑄型的沖擊較大,容易造成粘砂掉砂缺陷。另外圓形陶瓷管直接與鑄件工藝底部連接過多的加大了該處的熱模數易產生裂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集渣防裂的新型澆注系統,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具有集渣緩沖功能的新型澆注系統,包括有直澆道注管,橫澆道底注注管,鑄件工藝側面進水扁平扇形或矩形內澆道和位于內澆道上部的集渣窩,所述的扇形或矩形扁平內澆道的位置上方設有有一個圓柱型的集渣緩沖結構集渣窩。
進一步,所述的圓柱型的集渣緩沖結構集渣窩的直徑是陶瓷澆管直徑的1.1倍,高度是直徑的1.5倍。
進一步,所述的集渣緩沖結構集渣窩的中心與底注的圓形澆口的中心是重合的。
進一步,所述的集渣緩沖結構集渣窩用型砂或陶瓷澆管做成。
進一步,所述的扇形或矩形扁平內澆道與底注的圓形陶瓷澆管相連接。
進一步,所述的扇形或矩形扁平內澆道厚度應是鑄件連接處厚度的三分之一,與鑄件連接處總面積應是底注的圓形陶瓷澆管的2倍,與鑄件接觸位置應是R10-R20的圓角結構。
本發明的內澆道可以根據鑄件的大小來調整扇形或矩形澆口的尺寸及澆口的個數;根據鑄件進水處壁厚調整澆道的厚度;根據鑄件的結構及進水位置的特征調整澆口的朝向。通過以上調整可以有效控制鋼水走向,加以配合冒口設計可以有效的去除型腔鋼水夾雜物。內澆道上集渣窩的設計,能根據有效的降低鋼水的沖擊力并可去除進入鋼水中的夾雜物。本發明的內澆道設計在鑄件的側面且是扁平型,可有小減少內澆口處模數,內澆口與鑄件交角為圓角可防止內澆口處裂紋并減小鋼水對鑄型的沖擊。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有效的收集進入型腔鋼水中的夾雜物,提高了進入型腔鋼水的純凈度;本發明有效有的控制了鋼水進入型腔的走向,配合冒口的設計可以去除型腔內鋼水中的夾雜物,具有雙重集渣效果。本發明的內澆道設計在鑄件的側面且根據鑄件壁厚設計成扁平狀,可以有效減少內澆口處形成的模數,加上內澆口四周R角的設計,可以有效防止內澆口位置裂紋。
附圖說明
圖1為澆注系統的三維結構示意圖。
圖2為澆注系統的二維結構示意圖。
圖中:1、直澆道注管,2、橫澆道底注注管,3、鑄件工藝側面進水扁平扇形或矩形內澆道,4、集渣窩。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一種具有集渣防裂的新型澆注系統,包括有直澆道注管1,橫澆道底注注管2,鑄件工藝側面進水扁平扇形或矩形內澆道3,位于內澆道上部的集渣窩4,所述的扇形或矩形扁平內澆道的位置上方設有有一個圓柱型的集渣緩沖結構集渣窩。
進一步,所述的圓柱型的集渣緩沖結構集渣窩的直徑是陶瓷澆管直徑的1.1倍,高度是直徑的1.5倍。
進一步,所述的集渣緩沖結構集渣窩的中心與底注的圓形澆口的中心是重合的。
進一步,所述的集渣緩沖結構集渣窩用型砂或陶瓷澆管做成。
進一步,所述的扇形或矩形扁平內澆道與底注的圓形陶瓷澆管相連接。
進一步,所述的扇形或矩形扁平內澆道厚度應是鑄件連接處厚度的三分之一,與鑄件連接處總面積應是底注的圓形陶瓷澆管的2倍,與鑄件接觸位置應是R10-R20的圓角結構。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是:本發明的內澆道可以根據鑄件的大小來調整扇形或矩形澆口的尺寸及澆口的個數;根據鑄件進水處壁厚調整澆道的厚度;根據鑄件的結構及進水位置的特征調整澆口的朝向。通過以上調整可以有效控制鋼水走向,加以配合冒口設計可以有效的去除型腔鋼水夾雜物。內澆道上集渣窩的設計,能根據有效的降低鋼水的沖擊力并可去除進入鋼水中的夾雜物。本發明的內澆道設計在鑄件的側面且是扁平型,可有小減少內澆口處模數,內澆口與鑄件交角為圓角可防止內澆口處裂紋并減小鋼水對鑄型的沖擊。
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應流集團霍山鑄造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應流集團霍山鑄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8040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