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竹蓀大田栽培新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080092.4 | 申請日: | 2016-1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739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07 |
| 發明(設計)人: | 劉明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明明 |
| 主分類號: | C12N1/14 | 分類號: | C12N1/14;A01G18/20;A01G18/40;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214 山東省青***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竹蓀 麥麩 大田栽培 滅菌 母種 石膏 過磷酸鈣 栽培 土壤含水量 植物有機物 塑料薄膜 原種配方 組織細胞 水稻田 羊肚菌 栽培種 白糖 保濕 出菇 裝袋 裝瓶 菌種 保溫 接種 耕作 克隆 小麥 土壤 收獲 制作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竹蓀大田栽培新方法,通過克隆技術進行組織細胞分離、培養、獲得母種。原種配方:小麥50?60%,麥麩10?15%,土壤20 25%,石膏卜2%,過磷酸鈣卜2%,含水量60 65%,裝瓶,滅菌、接入母種。栽培種制作:植物有機物70?80%,加10?15%的麥麩,加1%的石膏,加入1%的白糖,含水量60?65%,裝袋、滅菌,接種、培養。栽培新方法:將水稻田耕作后,播上竹蓀的菌種,蓋上塑料薄膜保溫,保濕,蔭度70?90%,溫度5?20℃,土壤含水量60 65%,空氣相對濕度80 95%,通過這些方法至出菇收獲。本創新方法成本低效果好,按照本法可以栽培出與野生質量完全相同的羊肚菌。
技術領域
該發明技術屬于生物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竹蓀人工大田商業化栽培的新技術,該技術是通過采集竹蓀進行人工生物克隆方法,在無菌條件下進行細胞組織分離,獲得羊肚菌的優良菌株,經過提純復壯,培養出羊肚菌母種,然后經過不同的原料、不同配方,對比研制出適合羊肚菌的菌絲生長的母種、原種及栽培種的原料和配方,制出了羊肚菌母種、原種及栽培種。在栽培方法上,經過23年的摸索試驗和1000多次的失敗,總結出了先進的本栽培方法,獲得了羊肚菌在大田商業化栽培的成功。
羊肚菌是一種非常珍稀名貴的食用菌,它主要生長在大山區森林之中,一年只長一次,由于受地區條件和資源等限制,產量很少,采集十分困難。目前市場售價每公斤1500-1800元,產品主要出口西歐國家,需大量貨源。
羊肚菌的作用:羊肚菌是世界上很名貴的菌類,屬高級營養滋補品,含豐富的蛋白質、多糖、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和20多種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具有補腎、壯陽、補腦、提神的功能。對精腎虧損、陽萎不舉、性功能減退、性欲冷淡有明顯的作用。長期食用可防癌抗癌、抑制腫瘤、預防感冒、增強人體免疫力的效果,在醫學上和保健上都有重要的開發價值。
羊肚菌營養成份:羊肚菌干鮮均可食用,風味獨特、味道鮮美、嫩脆可口、營養極為豐富。據測定:羊肚菌含蛋白質22%、粗脂肪3.82%、氨基酸高達20多種,含47.47%,特別是對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含量很高,占氨基酸總量的44.14%,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元素含量也極為豐富,被譽為食品之冠。
羊肚菌既是宴席上的珍品,又是醫藥中久負盛名的良藥,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羊肚菌用于治療各種胃病。過去人們把羊肚菌作為敬獻皇帝的滋補貢品,如今已成為出口西歐國家的高檔食品,是一種不含任何激素,無任何副作用的天然保健品,是人類最理想的健康長壽食品。
背景技術
羊肚菌人工栽培研究早在1883年,英、美、法等國家開始了栽培研究,時過100多年都沒有完全取得成功,直到1986年4月,美國一名大學教授ROm Ower第一個申報了羊肚菌人工栽培發明專利,當時這項技術震驚了全世界,遺憾的是他還未等到專利頒布的前幾周,就被謀殺在舊金山,從此這項專利斷絕了實施。兩年后,1988年6月,美國另一名大學教授sanROnaid(曾與ROm Ower教授當過助手),又申報了羊肚菌人工栽培的發明專利,但這項專利已過10多年,仍然沒有實現大田栽培竹蓀的商業化方法。
在我國,羊肚菌人工栽培的研究單位超過1萬多家,人們都看到了羊肚菌的高昂價格和市場前景非常誘人,不惜一切代價進行研究。可是羊肚菌生長有很多奧秘,人工栽培并不像普通食用菌那么簡單,很多單位都是以失敗而告終。
我國著名的食用菌專家,四川省綿陽市食用菌研究所朱斗錫教授,是國內研究羊肚菌最早的人,他從1985年開始研究羊肚菌,1992年首次在野外利用純菌種栽培成功,2000年在野外中試栽培取得了成功,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專利號:zL00112812.4。但這種方法還存在投資高,工序復雜,產量不穩定的因素,因此還無法實現竹蓀在大田進行商業化栽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明明,未經劉明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8009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深層發酵制備蛹蟲草菌種的生產方法
- 下一篇:一種微生物制劑及其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