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2-甲基丁酸側鏈水解酶和產莫納可林J的曲霉菌株及其構建方法與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79430.2 | 申請日: | 2016-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1804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5 |
| 發明(設計)人: | 呂雪峰;黃雪年;楊勇;鄭玲輝;黃雋;滕云;應玲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N9/18 | 分類號: | C12N9/18;C12N15/55;C12N1/15;C12P17/06;C12P7/42;C12R1/6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諾創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陳悅軍 |
| 地址: | 26610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甲基 丁酸 水解 產莫納可林 曲霉 菌株 及其 構建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屬于生物制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2?甲基丁酸側鏈水解酶和能夠合成該水解酶從而生產莫納可林J的菌株。本發明提供的2?甲基丁酸側鏈水解酶能夠有效水解洛伐他汀為莫納可林J,酶活性高,從而簡化了辛伐他汀的生產工藝,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減少環境污染。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制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2-甲基丁酸側鏈水解酶及其應用;更進一步地,涉及莫納可林J的生產。
背景技術
心腦血管疾病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在許多國家和地區排名第一。高脂血癥(高膽固醇血癥)是心腦血管疾病的一個重要誘因,因此預防高脂血癥、調節血脂和降低血脂成為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關鍵。基于上述原因,降膽固醇藥物具有很大的市場前景,多年來一直位于全球暢銷藥物的前列。
辛伐他汀(Simvastatin)即舒降之(Zocor),是Merck公司研發的一種重要的降血脂藥物,能有效地抑制膽固醇的體內合成,是治療高脂血癥的首選藥物之一。隨著2006年專利到期,辛伐他汀的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其工藝技術研究和生產成本成為產品競爭的重要因素。辛伐他汀并非天然化合物,而是以土曲霉的發酵產物洛伐他汀(lovastatin)為原料通過化學合成的。辛伐他汀和洛伐他汀的區別僅在于側鏈多一個甲基,辛伐他汀為2,2-二甲基丁酸側鏈,洛伐他汀為2-甲基丁酸側鏈。在辛伐他汀的合成過程中,需要先去除洛伐他汀C8位的2-甲基丁酸側鏈,獲得莫納可林J(Monacolin J),然后再通過后續工藝將2,2-二甲基丁酸側鏈添加到莫納可林J的C8位上,從而獲得辛伐他汀。由此可見,莫納可林J是辛伐他汀合成的重要前體物。目前,辛伐他汀的合成路線中,采用化學方法水解洛伐他汀制備莫納可林J,整個制備過程中會使用到大量的酸、堿,以及二氯甲烷、甲苯和乙醚等有機試劑,工藝復雜、耗時長、收率低、污染壓力大。基因工程改造是一種有效的遺傳育種技術。如果能夠通過基因工程改造方法對產洛伐他汀土曲霉進行遺傳改造,使之能夠直接發酵生產莫納可林J,那么就可以簡化辛伐他汀的合成工藝,降低生產成本,同時還可以減少環境污染,從而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因此,如果能找到一種簡單高效、環境友好的莫納可林J生產方法,不僅會簡化辛伐他汀的合成工藝,降低生產成本,還可以減少環境污染,從而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同時,酶法是一種綠色高效的生物催化方法,自然界中也存在一些微生物能水解掉洛伐他汀的側鏈,因此也可以基于這類酶開發出莫納可林J的酶法生產工藝。在制備辛伐他汀的專利申請(WO2005040107A2)中公布了一種能水解洛伐他汀側鏈的β-內酯酶及用其制備莫納可林J的方法。但是,這種水解酶的活性偏低。此外,由于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的結構相似,在工藝上很難分離,使得洛伐他汀殘留成為辛伐他汀生產的一個棘手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通過提供一種能夠產莫納可林J的曲霉菌株而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
在一個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生物材料,為
(1)一種蛋白質,為2-甲基丁酸側鏈水解酶,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2)一種核酸分子,其編碼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蛋白質;優選地,所述核酸分子的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或
(3)包含(2)所述的核酸分子的表達盒、重組載體、重組細胞或重組微生物。
在第二個方面,本發明提供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蛋白質在水解含有2-甲基丁酸側鏈的他汀類物質中的應用;優選地,所述含有2-甲基丁酸側鏈的他汀類物質為洛伐他汀、美伐他汀或普伐他汀;進一步優選地,所述洛伐他汀、美伐他汀或普伐他汀為酸式、內酯式或鹽式。
在第三個方面,本發明提供一株產莫納可林J的曲霉菌株,其能夠生產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蛋白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7943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