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空間站試驗平臺及其控制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78722.4 | 申請日: | 2016-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0314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17 |
| 發明(設計)人: | 袁迎慧;席超;劉江春;尤啟迪;楊博;文霄杰;周文斐;王占偉;李妍;劉鴻鵬;蘇姣;張偉華;張翀 | 申請(專利權)人: |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7/185 | 分類號: | H04B7/185;H04B17/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善任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50 | 代理人: | 金楊 |
| 地址: | 100086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空間站 試驗 平臺 及其 控制器 | ||
1.一種空間站試驗平臺控制器,適用于連接并控制空間站試驗所需硬件設備,其特征在于,空間站試驗平臺包括所述空間站試驗平臺控制器,所述空間站試驗平臺控制器包括綜合管控模塊、軟件定義無線電模塊及射頻模塊,其中:
所述射頻模塊與安裝在空間站艙外進行信號收發的天線連接,且包含兩種以上射頻子通道;
所述軟件定義無線電模塊與所述射頻模塊連接,用以生成無線電子系統,通過所述射頻模塊向外發送數據或者接收外界傳輸的數據,并對向外發送的數據及從外界接收到的數據進行處理;
所述綜合管控模塊與所述無線電模塊及所述射頻模塊連接,用以控制和配置軟件定義無線電模塊生成或消除無線電子系統,還用以控制所述射頻模塊與所述天線之間的連通;
所述綜合管控模塊包括網絡及空間環境監測單元、網絡節點虛擬單元、交換單元及綜合管控單元,其中:
所述綜合管控單元與所述網絡及空間環境監測單元、所述網絡節點虛擬單元及所述交換單元連接,用以控制所連接各單元的工作;
所述網絡及空間環境監測單元與所述軟件定義無線電模塊、所述射頻模塊、所述網絡節點虛擬單元、所述交換單元及所述綜合管控單元連接,用以對空間站的運行數據進行監測,并將監測數據傳輸給所連接的各部件;
所述網絡節點虛擬單元與所述交換單元通信連接,用以根據需求生成或消除虛擬網絡節點;
所述交換單元連接所述網絡節點虛擬單元及空間站中的物理機,用以完成虛擬網絡節點與空間站中的物理機之間的數據交換。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間站試驗平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頻模塊與空間站艙外安裝的兩個以上天線連接;且
所述綜合管控模塊控制所述射頻模塊與一個或者兩個以上天線連通。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間站試驗平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軟件定義無線電模塊中無線電子系統的數量與射頻子通道的數量相同。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間站試驗平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無線電子系統包括基帶處理單元、鏈路模擬單元及模數轉換單元,其中:
所述基帶處理單元,用以對輸入的數據或輸出的基帶信號進行處理;
所述鏈路模擬單元與所述基帶處理單元和所述模數轉換單元連接,用于信號的傳輸;
所述模數轉換單元,用于對傳輸的模擬信號進行轉換,得到相對應的數字信號。
5.一種空間站試驗平臺,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空間站試驗平臺控制器及天線;所述空間站試驗平臺控制器設置在空間站艙內;所述天線設置在所述空間站艙外。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空間站試驗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線包括固定天線和移動天線;且所述固定天線包括多模導航衛星接收天線和對地無線電波天線;所述移動天線包括對地光學天線、對空無線電波天線。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空間站試驗平臺,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裝載所述移動天線的跟蹤指向系統;且所述跟蹤指向系統能夠根據從所述空間站試驗平臺控制器接收到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移動天線的指向。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空間站試驗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間站試驗平臺控制器通過可重構的軟件定義網絡連接并控制試驗載荷及空間站硬件設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78722.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