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保暖內衣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78663.0 | 申請日: | 2016-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1732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8 |
| 發明(設計)人: | 劉麗蓉;王勇;丁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市廣信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東莞華南設計創新院 |
| 主分類號: | A41B9/12 | 分類號: | A41B9/12;A41B17/00;D06M13/127;D06M11/74;D06M10/00;D02G3/04;D06M101/06 |
| 代理公司: | 廣東莞信律師事務所 44332 | 代理人: | 曾秋梅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東莞市松山湖高新***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保暖 內衣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保暖內衣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先將棉纖維預處理,然后將之浸入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再將含有氧化石墨烯的棉纖維放入堿性溶液中,水熱反應后速凍成型,真空冷凍干燥,得到疏松多孔的泡沫狀棉纖維/石墨烯復合材料,將所述泡沫狀棉纖維/石墨烯復合材料與未處理的棉纖維一起混紡,再按照常規后續步驟制得所述保暖內衣。本發明制得的保暖內衣保溫效果好、透氣性和吸水性均佳,具有抗靜電、抗菌等功效。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服裝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保暖內衣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氣溫急劇降低,北方的深秋顯得格外寒冷。為了度過暖氣來臨前漫長的歲月,清華大學一化工博士總結了三條御寒新招,其中之一為穿衣次序。他研究發現,將導熱系數低的風衣穿在導熱系數大的秋衣里面,具有更好的御寒效果。然而,風衣的面料太過硬挺,并不適合貼身穿著。現有技術中也有導熱系數低、舒適度較高的保暖內衣,但其一般為多層結構,貼身層和外層均為纖維布匹制成,中間層為含保暖性能的填料。它雖然能夠滿足導熱系數低、貼身穿著舒適度高的要求,但是它的裁剪縫制工藝較為復雜,在使用過程中也極易損壞;故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導熱系數低、面料舒適度高、制作工藝簡單的保暖內衣,用以將人體散發的熱量牢牢集聚在身體周圍。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解決背景技術中提到的問題,提供一種導熱系數低、面料柔軟、制作工藝簡單的保暖內衣的制備方法,用以將人體散發的熱量牢牢集聚在身體周圍。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保暖內衣,主要由泡沫狀棉纖維/石墨烯復合物和未處理過的棉纖維混紡而成,所述泡沫狀棉纖維/石墨烯復合物與未處理過的棉纖維的質量百分比為40~100:100。
一種保暖內衣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棉纖維在丙酮溶液中二浸二軋,然后在將所述棉纖維置于強堿溶液中,于80~90℃下反應,然后用酸中和后再用去離子水漂洗、擠壓吹干;(2)將步驟(1)處理的棉纖維浸入含有氧化石墨烯的水溶液中,攪拌使氧化石墨烯與棉纖維充分混合;(3)將步驟(2)中的棉纖維和氧化石墨烯混合溶液放入紗布中,擠壓去除多余的水分;(4)將步驟(3)處理的棉纖維放入堿性溶液中,室溫下攪拌使堿性溶液與棉纖維充分混合;(5)將步驟(4)得到的混合液轉移到高壓釜中,水熱反應,得到棉纖維/石墨烯復合物;(6)將步驟(5)制得的棉纖維/石墨烯復合物放入液氮中急速冷凍;(7)將步驟(6)處理后的棉纖維/石墨烯復合物放入真空冷凍機中,冷凍干燥,得到疏松多孔的泡沫狀棉纖維/石墨烯復合物;(8)將步驟(7)得到的疏松多孔的泡沫狀棉纖維/石墨烯復合物按照常見的紡線工藝與未處理過的棉纖維一起混紡,然后經過漂染、織布、剪裁、縫制而得到保暖內衣。
作為本發明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步驟(1)中,所述丙酮溶液的質量分數為10~30%,浸泡時間為0.5~1h,軋液率為70~80%;所述強堿溶液的pH值為12~14,于80~90℃下反應1~2h。
作為本發明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步驟(2)中,所述氧化石墨烯的濃度為10~50g/L。
作為本發明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步驟(3)中,擠壓水分為棉纖維吸水總量的60~80%。
作為本發明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步驟(4)中,所述堿性溶液的pH值為9~11,所述步驟(3)處理的棉纖維與堿性溶液的體積比為1:0.8~1.5。
作為本發明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步驟(5)中,所述水熱反應溫度為120~160℃,水熱反應時間為6~12h。
作為本發明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步驟(6)中,先將步驟(5)得到的棉纖維/石墨烯復合物制成厚度為1~5cm的片狀,再放入液氮中急速冷凍。
作為本發明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步驟(7)中,所述冷凍干燥溫度為‐30~‐20℃,真空度為1~10P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市廣信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東莞華南設計創新院,未經東莞市廣信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東莞華南設計創新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7866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計算全息法測量長焦距透鏡透射波前的檢測裝置
- 下一篇:護胃護腹背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