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含鹽污水的處理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078222.0 | 申請日: | 2016-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1722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05 |
| 發明(設計)人: | 楊清華;蘇慶峰;車凱;宋國君;張中武;馬濟美;沈姮;戴益;張可楊欣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101/16;C02F101/22;C02F101/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趙囡囡;吳貴明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含鹽污水 處理裝置 臭氧催化氧化處理 臭氧催化氧化 生化 反硝化脫氮 過濾單元 碳單元 耐鹽 脫氮 含鹽污水處理 企業生產過程 可生化性 石油石化 依次串聯 有效解決 含鹽量 循環水 回用 濃水 總氮 過濾 置換 污水 應用 | ||
1.一種含鹽污水的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處理裝置包括依次串聯設置的臭氧催化氧化單元(10)、耐鹽反硝化脫氮單元(20)、生化除碳單元(30)及第一過濾單元(40);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單元(10)用以對所述含鹽污水進行臭氧催化氧化處理,所述耐鹽反硝化脫氮單元(20)用以對臭氧催化氧化處理后的所述含鹽污水進行脫氮處理,所述生化除碳單元(30)用以對脫氮處理后的所述含鹽污水進行生化除碳,所述第一過濾單元(40)用以對生化除碳后的所述含鹽污水進行過濾。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單元(10)包括串聯設置的臭氧預氧化單元(11)和催化氧化單元(12),所述催化氧化單元(12)與所述耐鹽反硝化脫氮單元(20)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預氧化單元(11)的內部填裝有鮑爾環;所述催化氧化單元(12)的內部填裝有金屬催化劑。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鹽反硝化脫氮單元(20)的內部填裝有第一懸浮填料,所述第一懸浮填料的表面具有耐鹽反硝化菌生物膜,且所述耐鹽反硝化脫氮單元(20)上還設置有碳源入口。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除碳單元(30)的內部填裝有第二懸浮填料,所述第二懸浮填料的表面具有厚度為1~1.5mm的耐鹽生物膜。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還包括:吹脫單元(50),所述吹脫單元(50)串聯設置在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單元(10)和耐鹽反硝化脫氮單元(20)之間。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過濾單元(40)包括串聯設置的第一沉淀單元(41)和生物過濾單元(42),所述第一沉淀單元(41)與所述生化除碳單元(30)相連。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還包括:第二沉淀單元(60),所述第二沉淀單元(60)串聯設置在所述耐鹽反硝化脫氮單元(20)和所述生化除碳單元(30)之間。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還包括:第二過濾單元(70),所述第二過濾單元(70)與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單元(10)相連,且位于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單元(10)的上游。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還包括:均質調節罐(80),所述均質調節罐(80)與所述第二過濾單元(70)相連,且位于所述第二過濾單元(70)的上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7822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