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穩定的蘭索拉唑腸溶微丸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074789.0 | 申請日: | 2016-1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962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01 |
| 發明(設計)人: | 林棟;占晴;胡夢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久之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9/48 | 分類號: | A61K9/48;A61K9/50;A61K47/38;A61K47/14;A61K31/4439;A61P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高新大***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腸溶微丸 蘭索拉唑 制備 工業化大生產 生物利用度 質量可控性 包衣技術 制備工藝 質量穩定 腸溶層 隔離層 堿性層 均一性 釋放度 主藥層 微丸 載藥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顯著提高穩定性且適合于工業化生產的蘭索拉唑腸溶微丸。腸溶微丸采用了微丸載藥包衣技術,由內至外,依次包括主藥層、堿性層、隔離層和腸溶層。該方法制備的蘭索拉唑腸溶微丸,制備工藝簡單,生產量大,質量可控性好,產品質量穩定,釋放度快速,均一性好,生物利用度高,適合工業化大生產。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藥物制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穩定的適用于工業化生產的蘭索拉唑腸溶微丸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蘭索拉唑(Lansoprazole)系繼奧美拉唑(Omeprazole)之后由武田公司開發的世界上的第二個質子泵抑制劑類抗潰瘍藥,可選擇性的抑制胃壁細胞中的質子泵H+/K+-(三磷酸腺苷)ATP酶,阻斷胃酸分泌的終末環節而發揮抑酸作用,臨床上用于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反流性食管炎、幽門螺旋桿菌、佐-艾(Zollinger-Ellison)綜合癥(胃泌素瘤)的治療。作為奧美拉唑的升級換代產品,蘭索拉唑因在吡啶環4位側鏈導入氟而且有三氟乙氧基取代基,其生物利用度較奧美拉唑提高30%以上,可作用于H
蘭索拉唑的化學結構式為:
分子式:C
蘭索拉唑為苯并咪唑類化合物,性狀為白色或類白色結晶性粉末,其分子結構中含有吡啶環,故呈弱堿性。它易溶于二甲基甲酰胺,可溶于甲醇,難溶于無水乙醇,微溶于乙酸乙酯、二氯甲烷和乙腈,極難溶于乙醚,幾乎不溶于水。它對濕、熱、光不穩定,特別是在酸性溶液中降解速率更快(pH值為5時,t
由于蘭索拉唑對光、濕、酸等因素均不穩定,目前國產蘭索拉唑口服制劑多采用三層微丸結構,利用樹脂隔離層包衣。但國產蘭索拉唑口服制劑穩定性沒有國外原研產品的穩定性好。為改善蘭索拉唑制劑穩定性,本申請發明四層微丸結構,該微丸顯著改善了蘭索拉唑口服制劑的穩定,同時保證微丸有較好的耐酸性和釋放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顯著提高穩定性的蘭索拉唑腸溶微丸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蘭索拉唑腸微丸,從內至外,分為四層,依次包括以下組成成分:(1)主藥層 將蘭索拉唑與藥用輔料配成混懸液,均勻噴到空白丸芯上,制成載藥微丸;(2)堿性層.將適宜的堿性輔料與粘合劑配制成堿性溶液,噴到載藥微丸上,形成堿性層,(3)隔離層:將遮光劑、粘合劑、潤滑劑配制成溶液,噴到上述微丸,形成隔離層,(4)腸溶層:由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與適宜藥用輔料配制成溶液,噴到上述微丸,形成腸溶層,即得蘭索拉唑腸溶微丸。
空白丸芯選用粒徑為0 26~1 5mm的藥用微丸,可選用蔗糖微丸、微晶纖微素微丸、淀粉微丸,具有圓整度好,載藥均勻等特點,并且在胃腸道表面分布面積增大,可減少刺激性,提高生物利用度。優選的,空白丸芯為蔗糖微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久之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武漢久之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7478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