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液晶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72941.1 | 申請日: | 2016-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4267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8 |
| 發明(設計)人: | 李尚昱 | 申請(專利權)人: | 樂金顯示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5 | 分類號: | G02F1/1335;G02F1/1343;G02F1/13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國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晶 顯示裝置 | ||
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包括:位于基板上的柵極線;與所述柵極線交叉以分別限定第一像素區域和第二像素區域的第一數據線和第二數據線;和在所述第一像素區域和所述第二像素區域的每一個處交替布置的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均具有多個條部并且分別包括第一最外側電極和第二最外側電極,其中所述第一數據線與所述第一像素區域的第一最外側電極的上部交疊,并且所述第一數據線與所述第一像素區域的第一最外側電極的下部分隔開,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數據線與所述第一像素區域的第二最外側電極的上部分隔開,并且所述第二數據線與所述第一像素區域的第二最外側電極的下部交疊。
本申請要求2015年11月30日提交的韓國專利申請No.10-2015-0169518的優先權,為了所有目的在此援引該專利申請的全部內容作為參考,如同在此完全闡述一樣。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液晶顯示裝置(LCD)。特別是,本發明涉及一種包括納米膠囊液晶層的LCD。
背景技術
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顯示電信息信號的顯示領域得到快速發展。因此,作為具有薄外形、輕重量和低功耗的優點的平面顯示裝置,液晶顯示裝置(LCD)、等離子體顯示面板裝置(PDP)、電致發光顯示裝置(ELD)、場發射顯示裝置(FED)等已被提出并快速取代常規的陰極射線管(CRT)。
在這些平面顯示裝置之中,因為在顯示運動圖像和高對比度方面出色,所以LCD最廣泛用在便攜式電腦、監視器、電視(TV)的領域中。
圖1是圖解根據相關技術的LCD的剖面圖。
參照圖1,相關技術的LCD 10包括液晶面板和背光60,液晶面板具有彼此貼附且之間具有液晶層50的第一基板2和第二基板4。
詳細地說,位于第一基板2上的薄膜晶體管Tr包括柵極電極12、柵極絕緣層13、有源層14、歐姆接觸層15a和15b、以及源極電極16和漏極電極17,并且薄膜晶體管Tr通過形成在層間絕緣膜18中的接觸孔連接至像素區域P中的第一電極19。
此外,黑矩陣32位于第二基板4下方并且具有圍繞顯示區域P的格子形狀,以使黑矩陣32遮蔽諸如薄膜晶體管Tr之類的非顯示元件并暴露第一電極19。
此外,濾色器34與像素區域P對應布置在格子形狀的黑矩陣32中,并且布置第二電極以覆蓋黑矩陣32和濾色器34。
均選擇性地透射預定偏振光的偏振板20和30分別貼附在第一基板2下面和第二基板4上。
此外,具有在預定方向上被摩擦的表面的第一取向層31a位于液晶層50與第一電極19之間,并且具有在預定方向上被摩擦的表面的第二取向層31b位于液晶層50與第二電極36之間,因而液晶分子的初始排列狀態和取向方向是均勻的。
此外,為了防止液晶層50的泄漏,沿第一基板2和第二基板4的邊緣部分布置密封圖案70。
因為LCD 10不是自發光的,所以作為光源的背光60布置在液晶面板下面,以給液晶面板提供光。
作為LCD 10的液晶層,使用向列液晶、近晶相液晶、膽甾型液晶等,并且主要使用向列液晶。
然而,在相關技術的LCD 10中,具有下述缺點:在單獨制造基板2和4之后額外需要在將兩個基板2和4貼附時的對準工藝。
此外,需要印刷并摩擦取向層31a和31b以將液晶取向的工藝,由于該工藝,生產率降低。
此外,在貼附基板2和4并且在基板2和4之間注入液晶之后需要保持兩個基板2和4之間的間隙,如果兩個基板之間的間隙由于外部壓力或碰撞而變化,則顯示質量可能劣化。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基本上克服了由于相關技術的限制和缺點而導致的一個或多個問題的LCD。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樂金顯示有限公司,未經樂金顯示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7294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背心(2016155)
- 下一篇:背心(20161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