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磁性金屬有機骨架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72029.6 | 申請日: | 2016-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1469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15 | 
| 發明(設計)人: | 王海洋;馬蕊英;張英;王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01J20/22 | 分類號: | B01J20/22;B01J20/28;B01J31/16;B01J20/3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728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有機骨架材料 磁性金屬 制備 微通道反應器 送入 超聲條件 有機溶劑 料液 磁性粒子分散 磁性氧化物 金屬前驅體 晶種誘導 粒徑分布 生產效率 有機配體 多模塊 晶化 晶種 水中 | ||
1.一種磁性金屬有機骨架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將金屬前驅體加入有機溶劑或/和水中攪拌溶解,制得溶液A;
(2)將有機配體加入有機溶劑中攪拌溶解,制得溶液B;
(3)將溶液A和B按照一定的流速分別送入微通道反應器模塊I中原位生成MOFs晶種,反應溫度為30-80℃,反應壓力為0.1-2.0MPa,反應一定時間后將產物料液送入微通道反應器模塊II中;
(4)將磁性氧化物加入水中攪拌,制得溶液C,在步驟(3)所得料液進入模塊II中時,將溶液C按照一定的流速送入模塊II中,反應溫度為30-150℃,反應壓力為0.1-2.0MPa,反應一定時間后將產物料液送入微通道反應器模塊Ⅲ中;
(5)在步驟(4)所得料液進入模塊Ⅲ時,將溶液B按照一定的流速送入模塊Ⅲ中,在超聲條件下完成晶種誘導晶化反應,反應溫度為80-200℃,反應壓力為0.1-2.0MPa,制得磁性金屬有機骨架材料懸濁液;
(6)將磁性金屬有機骨架材料懸濁液進行固液分離,固體用乙醇洗滌,在80~120℃下干燥8~24h。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金屬前驅體是銅、鐵、鋯、鋅、鎂、鋁、鈷、鉻、鎳、鈣、鈦的硫酸鹽、硝酸鹽、醋酸鹽、碳酸鹽、鹵化鹽或其水合物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有機溶劑為甲醇、乙醇、異丙醇、乙二醇、異丁醇、丙三醇、N, N-二甲基甲酰胺、N,N-二乙基甲酰胺、N, N-二乙基乙酰胺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溶液A中金屬前驅體的濃度為0.01-5.0mol/L。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金屬前驅體是氯化鐵,所述溶液A中金屬前驅體的濃度為0.1-2.0mol/L。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所述有機配體為雙齒、三齒羧酸配體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羧酸配體化合物為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均苯三甲酸、1,4-萘二羧酸、1,5-萘二羧酸或2,6-萘二羧酸;衍生物是指羧酸配體化合物中一個或多個羧酸官能團被硝基基團、羥基基團、甲基基團或氰基基團官能團取代;所述有機溶劑為甲醇、乙醇、異丙醇、乙二醇、異丁醇、丙三醇、N, N-二甲基甲酰胺、N, N-二乙基甲酰胺、N, N-二乙基乙酰胺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溶液B中有機配體的濃度為0.01-10mol/L。
5.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所述有機配體為均苯三甲酸,所述有機溶劑為異丙醇,所述溶液B中有機配體的濃度為0.1-2.0mol/L。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所述溶液A的流速為0.1-2000μL/min;溶液B的流速為0.1-2000μL/min;溶液A和B進入微通道反應器模塊I后,反應時間為1-600s。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所述磁性氧化物是四氧化三鐵、三氧化二鐵、二氧化鉻、四氧化三鈷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溶液C的濃度為0.01-10mol/L。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所述溶液C的流速為0.1-2000μL/min;步驟(3)所得含有MOFs晶種的產物料液送入微通道反應器模塊II的流速為0.2-2000μL/min。
9.根據權利要求1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塊II的反應時間為1-600s。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所述溶液B的流速為0.1-2000μL/min,步驟(4)所得產物料液送入微通道反應器模塊Ⅲ的流速為0.2-2000μL/min。
11.根據權利要求1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塊Ⅲ的反應時間為1-600s。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72029.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