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褐蛉防治溫室花卉害蟲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069933.1 | 申請日: | 2016-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183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趙旸;詹慶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丘陵地區南京農業科學研究所;南京森林警察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G13/00 | 分類號: | A01G13/00;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華博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453 | 代理人: | 李中強 |
| 地址: | 21004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防治 溫室 花卉 害蟲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害蟲生物防治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利用褐蛉防治溫室花卉害蟲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花卉市場需求的逐漸擴大,溫室已經成為花卉栽培中最重要、應用最廣的途徑。它在為許多花卉植物提供了適宜的生長環境的同時,病蟲害防治問題也伴隨而來。溫室內的高溫、高濕、空氣不夠流通等環境條件導致了溫室花卉病蟲害的發生具有類型多樣、數量大、危害重、傳播蔓延快、周年發生次數頻繁等特點,使防治工作存在一定的難度。由于溫室栽培花卉病蟲害發生率較高,若只采取農藥防治,不僅增加成本,同時也會造成花卉產品污染。為克服這種不足,以蟲治蟲的生物防治技術成為研究的熱點。例如用麗蚜小蜂來防治溫室主要害蟲白粉虱,前者既能抑制后者的發生和危害,又不對花卉產生影響。又例如月季栽培中發生嚴重的紅蜘蛛危害,則采用另一種天敵撲食螨來防治。有目的地保護天敵,可有效提高生物防治的效果。目前,生物防治法在溫室花卉病蟲害防治上應用較少,但這方面的工作具有無污染、無殘留、效力長等優點,是未來防治病蟲害的一個發展方向。
脈翅目昆蟲用于生物防治的主要為草蛉科昆蟲,草蛉屬于捕食性昆蟲,分布廣泛,種類繁多,約有1300種。草蛉可捕食蚜蟲、介殼蟲、紅蜘蛛、葉蟬、木虱、粉虱等多種害蟲,能有效地抑制森林、苗圃、果園、農田中害蟲種群數量的增長。美國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利用普通草蛉防治棉花夜蛾,目前已經成功實行了草蛉的工廠化生產、繁殖,前蘇聯、英國、法國、加拿大、印度等國家也對草蛉進行過相關的研究,在美、英等發達國家,已有各個蟲態的草蛉出售。脈翅目褐蛉科昆蟲用于生物防治的報道、研究較少,褐蛉科昆蟲在生物防治中也具有很大潛力,主要原因表現在三方面:第一,成蟲和幼蟲捕食量都很大,可以捕食很多種類的害蟲,例如蚜蟲、螨類、介殼蟲、木虱以及其它小型軟體昆蟲等的卵及成蟲;第二,幼蟲活動靈敏,行動迅速,捕食能力強;第三,成蟲壽命長且繁殖能力強,在低溫條件下滯育,待條件合適后繼續產卵進行繁殖。脈翅目是非常好的生物防治資源,而褐蛉科昆蟲在這一方面還是一片空白,發明人在博士期間經過大量研究實驗,提出了利用蚜蟲飼養角紋脈褐蛉(Micromus angulatus Stephens)的實驗室方法,該飼養方法繁育角紋脈褐蛉在產卵量、卵的孵化率、幼蟲捕食量、成蟲羽化率等方面不夠理想,發明人進一步對飼養方法進行了優化,結合溫室花卉蟲害發生的特點,提出了利用褐蛉防治溫室花卉害蟲的方法,為溫室花卉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技術支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褐蛉防治溫室花卉害蟲的方法,通過大豆蚜(Aphis glycines Matsumura)繁殖角紋脈褐蛉(Micromus angulatus Stephens),再用角紋脈褐蛉防治溫室花卉害蟲。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利用褐蛉防治溫室花卉害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一)蚜蟲飼養,(二)褐蛉繁殖,(三)分裝,(四)釋放褐蛉;
優選地,所述蚜蟲飼養包括以下步驟:
(1)選擇具有2-3片真葉的大豆苗作為大豆蚜(Aphis glycines Matsumura)的寄主植物;
(2)將具有2-3片真葉的大豆苗移至蚜蟲繁育室,每株大豆苗接種3-6頭大豆蚜成蚜,蚜蟲繁育室內溫度保持在24-25℃,濕度70%-80%;
優選地,所述的褐蛉繁殖包括以下步驟:
(a)將待產卵雌性褐蛉成蟲移入飼養盒內,再將步驟(一)中飼養的大豆蚜連同大豆苗枝葉一同放入飼養盒內,每只褐蛉成蟲投喂大豆蚜的量為30-80頭/天;
(b)雌性角紋脈褐蛉成蟲開始產卵后,將收集到的卵移入空的飼養盒內,當卵孵化后,將步驟(一)中飼養的大豆蚜連同大豆苗枝葉一同放入飼養盒內,每只褐蛉幼蟲投喂大豆蚜的量為20-80頭/天;
(c)飼養8-13天后,褐蛉幼蟲羽化為成蟲;
(d)所述步驟(a)、(b)、(c)在溫室內進行,溫室內每日24小時設置成5個周期,第一個周期保持溫度24℃、濕度45%、光照強度15Lx 2小時,第二個周期保持溫度25℃、濕度40%、光照強度30Lx 4小時,第三個周期保持溫度26℃、濕度35%、光照強度40Lx 6小時,第四個周期保持溫度24℃、濕度45%、光照強度15Lx 4小時,第5個周期保持溫度23℃、濕度55%、光照強度0Lx 8小時;
優選地,所述的飼養盒為透明塑料盒,長18-22cm,寬10-14cm,高6-10cm;盒蓋保留一半,另外一半蒙上紗網,所述紗網的孔徑為0.05-0.15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丘陵地區南京農業科學研究所;南京森林警察學院,未經江蘇丘陵地區南京農業科學研究所;南京森林警察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6993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花木拯救液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水稻稻曲病防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