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區域養殖水體微型生物養護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69793.8 | 申請日: | 2016-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4576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17 |
| 發明(設計)人: | 吳淑勤;陶家發;賴迎迢;王偉利;梁慧麗;陳總會;鞏華;孫承文;劉春花;曹少衛;石存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2F3/32 | 分類號: | C02F3/32;C02F1/66;A01K61/13;A23K50/80;A23K10/37;C02F103/2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輝 |
| 地址: | 51038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養護劑 微生物培養 微型生物 養殖池塘 泥水 土著微生物 菌群富集 養殖水體 培養物 營養型 制備 綠藻 飼料系數 優化養殖 藻類群落 腥味 添加量 魚體色 質量比 緊實 藻類 死亡率 池塘 水體 魚肉 魚塘 多樣性 養殖 健康 | ||
1.一種區域養殖水體微型生物養護劑,其特征在于,所述養護劑由養殖池塘泥水、土著微生物菌群富集培養物和微生物培養料混合后發酵制得,其中微生物培養料和養殖池塘泥水按照質量比1:(0.6-1)進行混合,土著微生物菌群富集培養物的添加量為微生物培養料和養殖池塘泥水總質量的10%~20%;養殖池塘泥水是由代表性豐產池塘的池塘中部水和池塘底泥混合得到的,其中池塘中部水和池塘底泥按照質量比1:(5-10)進行混合;土著微生物菌群富集培養物是養殖池塘泥水在馴化培養料中反復馴化培養5輪次以上得到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養護劑,其特征在于:池塘底泥選自池塘底泥表層1-5毫米的池塘底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養護劑,其特征在于:土著微生物菌群富集培養物是馴化培養料與養殖池塘泥水按照質量比為1:(0.6-1)進行混合,室溫堆放,用薄膜覆蓋,進行發酵,料溫溫度達到50℃時進行翻堆,馴化富集培養48~72小時,反復此過程5次以上,每次將培養物按照10%~20%的質量百分比接種到新的馴化培養料與養殖池塘泥水的混合物中,制備得到土著微生物菌群富集培養物。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養護劑,其特征在于:馴化培養料包括下列質量百分比的組分:麩皮40-60%,米糠32%-48%,豆粕8%-12%。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養護劑,其特征在于:微生物培養料包括下述質量百分比的組份:豆粕2%~35%,麩皮20%~40%,米糠15%~35%,植物纖維素粉為0%~50%,養護劑的C/N為15-35。
6.一種區域養殖水體微型生物養護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驟:
1)按照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養護劑準備配比,將養殖池塘泥水、土著微生物菌群富集培養物和微生物培養料混合;
2)室溫堆放,用薄膜覆蓋,進行發酵,料溫溫度達到50℃時進行翻堆,培養48-72小時,制備得到區域養殖水體微型生物養護劑。
7.一種改善區域養殖水體微型生物生態平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權利要求1~5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養護劑與飼料和魚類進行搭配養殖使用,每畝使用劑量1~2kg,全池潑灑,2~5天使用一次。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養殖早期由于魚體較小,飼料投入量低,使用C/N為10-18的養護劑;中期魚體長大,飼料投入量增加,使用C/N為19-24的養護劑;后期飼料投入多,殘餌、糞便在魚塘積累較多,使用C/N為25-35的養護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未經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69793.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極片的涂覆方法
- 下一篇:一種噴射増材成型巖土模型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