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反射電子衍射技術對高壓電纜的無損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68877.X | 申請日: | 2016-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9660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21 |
| 發明(設計)人: | 白晗;孫克強;羅保中;楊濤;譚德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沈陽供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3/20 | 分類號: | G01N23/20;G01N23/207 |
| 代理公司: | 沈陽亞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許宇來 |
| 地址: | 110003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反射 電子衍射 技術 高壓 電纜 無損 檢測 裝置 | ||
一種反射電子衍射技術對高壓電纜的無損檢測裝置屬于高壓電纜無損檢測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反射電子衍射技術對高壓電纜的無損檢測裝置。本發明提供一種反射電子衍射技術對高壓電纜的無損檢測裝置。本發明包括發射探針、接收探針、蓄電池、DC/15電源模塊JP1、DC/15電源模塊JP2、DC/15電源模塊JP3、DC/15電源模塊JP4、DC/15電源模塊JP5、DC/15電源模塊JP7、VSM025A升壓模塊U2和Atmage8單片機U7。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高壓電纜無損檢測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反射電子衍射技術對高壓電纜的無損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各種電線電纜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電線電纜行業得到迅速發展,生產規模逐漸壯大,市場占有率逐年提升。電纜作為重要的無損檢測類商品,國家標準對精度要求很高。然而,目前電線電纜市場上存在的計量問題日臻突出,如何準確、迅速、經濟的實現對電纜無損檢測的測量,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研究價值。
幾乎所有架在高空的高壓電纜表面都是裸露的,由于電壓很高,危險系數極高。對于已經發生斷路故障的高壓電纜,其檢測方法已經是多種多樣了,可以快速精確的發現其故障位置,進行修復。然而對于高壓運行的電纜,其維護很小,由于很難判斷出未知的故障點,一旦突然損壞或者斷路對工業生產以及生活等帶來了很大的影響與損害。如果電纜發生局部放電,極大程度增加了電纜的危險系數。因此如何利用反射電子衍射技術對高壓電纜的無損檢測,預防電纜故障的發生是我們所研究的難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就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反射電子衍射技術對高壓電纜的無損檢測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發明包括發射探針、接收探針、蓄電池、DC/15電源模塊JP1、DC/15電源模塊JP2、DC/15電源模塊JP3、DC/15電源模塊JP4、DC/15電源模塊JP5、DC/15電源模塊JP7、VSM025A升壓模塊U2和Atmage8單片機U7;其結構要點所述蓄電池的正極BAT+端分別與JP1的正極輸入端、JP2的正極輸入端、JP3的正極輸入端、JP4的正極輸入端、JP5的正極輸入端、JP7的正極輸入端相連;蓄電池的負極BAT-端分別與JP1的負極輸入端、JP2的負極輸入端、JP3的負極輸入端、JP4的負極輸入端、JP5的負極輸入端、JP7的負極輸入端相連。
蓄電池的負極BAT-端通過電容C1分別與JP1的CAP端、JP2的CAP端、JP3的CAP端、JP4的CAP端、JP5的CAP端、JP7的CAP端相連;JP1的-Vo端與JP2的+Vo端相連,JP3的-Vo端接GND1端,JP3的+Vo端接15V_1端,JP4的-Vo端接JP5的+Vo端,JP4的+Vo接+15V_2端,JP5的-Vo端接-15V_2端,JP7的-Vo端接GND3端,JP7的+Vo端接15V_3端。
所述BAT+端分別與電阻R1一端、電阻R2一端、電阻R3一端、電阻R4一端、電阻R8一端相連,電阻R1另一端、電阻R2另一端、電阻R3另一端、電阻R4另一端、電阻R8另一端、U2的2腳相連,U2的3腳接-15V端,U2的4腳接+15V端,U2的5腳分別與BATV端、電阻R13一端相連,R13另一端接GND端。
所述BATV端通過電阻R15與TLP250芯片2腳相連,TLP250芯片6、7腳通過電阻R17分別與PNP三極管Q2基極、NPN三極管Q4基極相連,Q2集電極接-15V端,Q4集電極接+15V端,Q2發射極分別與電阻R18一端、Q4發射極相連,R18另一端分別與JFET-P管Q6的B極、JFET-P管Q7的B極相連,Q6的G極、Q7的G極接GND端,Q6的C極、Q7的C極接發射探針J6。
所述接收探針J5通過電阻R20分別與PNP三極管Q3發射極、NPN三極管Q5發射極相連,Q5集電極接+15V_2端,Q3集電極接-15V_2端;Q3基極、Q5基極接電阻R19一端,R19另一端接TLP250芯片U5的6、7腳,U5的2腳通過電阻R16接U7的15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沈陽供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未經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沈陽供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6887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