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節水型建筑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068760.1 | 申請日: | 2016-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188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05 |
| 發明(設計)人: | 李建銘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正灝建筑設備安裝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D13/00 | 分類號: | E04D13/00;E04D13/04;E04D13/08;E03B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0040 黑龍江省哈***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屋頂 雨水 節水型 再利用 排水管 冬暖夏涼 建筑外墻 路面積水 塑料水管 相對比較 蓄水系統 直接排放 出水口 下水道 排出 斜坡 蓄水池 積水 清洗 澆灌 建筑物 簡易 相通 草坪 大雨 緩解 改造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節水型建筑,目前的建筑的屋頂無論是平的還是斜坡的,都沒有蓄水系統,特別是都市,一旦下起大雨,很多路面積水很深,這些雨水也被直接排放到下水道,造成了浪費;因為雨水相對比較干凈,可以收集再利用。把都市的建筑物的屋頂改造成為一個簡易的蓄水池,可以緩解路面的積水,雨水也可以再利用。將屋頂用可以起到冬暖夏涼的作用,屋頂有出水口和建筑外墻的排水管相通,人們可以用塑料水管排出屋頂的雨水,用來澆灌周圍的草坪或者清洗路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節水型建筑,特別是一種可以儲水的屋頂。
背景技術
近些年來,許多城市的路面到了夏季的雨季幾乎變成了沼澤地,盡管雨水不是特別大。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都市化的快速發展,侵占了許多的空地,這些空地原來要么是濕地,要么是雜草叢生,因此雨水就會集聚在這里,被很快的吸收掉,不會造成大面積的積水。都市化的快速發展,建造了許多建筑,這些建筑是無法吸水的,而建筑本身也沒有任何的蓄水功能。還有就是許多平頂房屋,是裸露的,夏天直接曝曬在陽光下,屋頂的住戶非常炎熱。同時長時間的陽光曝曬,使屋頂材料老化,減少了建筑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本發明就是對于目前多數城市的遇雨成災以及水資源越來越少的危機,設計一種節水型建筑。它既可以增加城市的蓄水容量,又可以充分利用雨水資源,同時又可以保護建筑物的屋頂。
這種節水型建筑的屋頂就是一個簡單的蓄水池。具體的方法是根據建筑物的形狀,將其屋頂的周邊用建筑材料圍成一個蓄水池,建筑材料可以是鋼化玻璃也可以是瓷磚;鋼化玻璃盡管價格高一些,但是透明,能夠在地面就可以觀察到蓄水池的水位 ;蓄水池的池底中間高四邊低,這樣可以使雨水流向屋頂的邊緣的出水口 ;池底鋪設了一層鵝卵石或粗沙作為過濾材料,最少在池底的 4個角設置了出水口與建筑物外墻的落水管連接 ;落水管的出水口前端有一個閥門,用來排泄蓄水池內雨水,如果雨水超過蓄水池內的警戒水位,就打開閥門,瀉出多余的水量,防止外溢。另外落水管的出水口的口徑和市面上通用上塑膠水管的口徑相匹配,可以連接塑膠水管,用雨水澆灌建筑物周圍的草坪樹木或者清洗路面。
本節水型建筑的優點十分顯著,按照一座建筑物 400平方米計算,一次降雨就可以儲存 400x0.5= 200立方米的雨水,就是 200噸的水,這些雨水可以供建筑物周圍使用最少 20天,一個中型城市如果 5萬座建筑物改造成節水建筑,就可以儲存 1000萬噸的雨水,這些雨水對下水道的壓力是多么巨大,道路的積水也會大幅度的增加。這些儲存起來的雨水可以澆灌草坪、樹木或者清洗路面,節約了寶貴的水資源,夏天的屋頂保持濕潤的狀態的鵝卵石或者粗沙,避免了太陽的曝曬延長了建筑的使用壽命,另外也降低了屋頂住戶的溫度。
具體實施方式
在平頂建筑物的周圍,預留出 20厘米的邊緣,然后用鋼化玻璃或者瓷磚,建起一個高 50厘米屋頂的蓄水池,屋頂的蓄水池的中間部分適當加高,保持蓄水池內的雨水流向四周的邊緣。蓄水池的出水口 4不少于四個,并且處于蓄水池的墻壁的轉角處,蓄水池的池底鋪設了一層鵝卵石或者粗沙作為池底過濾材料,其厚度在 5厘米左右。蓄水池的出水口通向建筑物外墻的落水管,落水管的出水口的前端有一個閥門,該閥門在蓄水池無水時候,處于關閉狀態。如果蓄水池的水超出了警戒水位,就打開閥門,瀉出多余的雨水 ;如果需要給建筑物周圍的花草澆水或者清洗路面,將塑膠水管連接在落水管的出水口,并且打開閥門,用蓄水池內的雨水給花草澆水或者清洗路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正灝建筑設備安裝工程有限公司,未經哈爾濱正灝建筑設備安裝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6876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