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進行旋翼模型試驗臺動平衡調整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68401.6 | 申請日: | 2016-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6879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07 |
| 發明(設計)人: | 劉正江;陳煥;黃建萍;鄧建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直升機設計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M9/02 | 分類號: | G01M9/02;G01M1/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 地址: | 333001 ***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旋翼 支臂 動平衡調整 試驗數據 旋翼模型 試驗臺 基頻 槳葉 配重 試驗 天平 判斷步驟 試驗過程 相位差 監視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進行旋翼模型試驗臺動平衡調整的方法。所述進行旋翼模型試驗臺動平衡調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進行無槳葉旋翼試驗并獲得有效旋翼試驗數據;步驟2:在任意旋翼支臂上多次增加配重;步驟3:在除步驟2中增加配重的旋翼支臂外的任意一個旋翼支臂上增加配重,并進行旋翼試驗,獲得該次旋翼試驗的旋翼試驗數據;步驟4:判斷步驟2中的旋翼支臂與步驟3中的旋翼支臂的相位差以及步驟2中的數據平均值和所述步驟3中的旋翼試驗數據的差值絕對值是否在閾值范圍內;6:以所述步驟5中的旋翼天平基頻限制值AmxL為最大閾值進行帶槳葉旋翼試驗;并監視在所述帶槳葉旋翼試驗過程中旋翼天平的基頻是否超過所述旋翼天平基頻限制值。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直升機模型旋翼試驗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進行旋翼模型試驗臺動平衡調整的方法。
背景技術
模型試驗臺動平衡調整是進行模型旋翼試驗前必須進行的工作,只有將試驗臺的動平衡調整到理想狀態,才能進行后續科目的試驗。
現有技術都是采用振動的方式進行模型試驗臺動平衡調整,但在模型旋翼風洞試驗時,尤其是安裝了機身、槳榖整流罩以后,無法直接在槳軸上安裝加速度傳感器。
而旋翼天平試驗數據和試驗臺振動兩者的基頻具有緊密的線性相關性,因此可以利用旋翼天平基頻載荷數據進行試驗臺動平衡調整。
現有技術無法進行風洞試驗狀態下的試驗臺動平衡調整,即無法在試驗過程中進行動平衡調整。
因此,希望有一種技術方案來克服或至少減輕現有技術的至少一個上述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進行旋翼模型試驗臺動平衡調整的方法來克服或至少減輕現有技術的中的至少一個上述缺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進行旋翼模型試驗臺動平衡調整的方法,所述進行旋翼模型試驗臺動平衡調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進行無槳葉旋翼試驗,并獲得有效旋翼試驗數據;
步驟2:在任意一個旋翼支臂上分別多次增加配重,且后一次配重大于前一次配重,并進行旋翼試驗,從而分別獲得每次增加配重后的旋翼試驗的旋翼試驗數據,并獲得所述各次旋翼試驗數據的數據平均值;
步驟3:在所述步驟2的基礎上拆除所有配重,并在除所述步驟2中增加配重的旋翼支臂外的任意一個旋翼支臂上增加配重,并進行旋翼試驗,從而獲得該次增加配重后的旋翼試驗的旋翼試驗數據;
步驟4:設定閾值,并判斷所述步驟2中的旋翼支臂與所述步驟3中的旋翼支臂的相位差以及所述步驟2中的數據平均值和所述步驟3中的旋翼試驗數據的差值絕對值是否在閾值范圍內,若是,則進行下一步;若否,則重復所述步驟2和步驟3,直至所述判斷為是;
步驟5:通過擬合方法將所述步驟2中的各次旋翼試驗數據中的旋翼主軸處的振動數據以及各次旋翼試驗數據中的旋翼天平數據進行擬合,從而得到相應函數關系式,將旋翼試驗臺安全限定值帶入所述相應函數關系式,從而得到旋翼天平基頻限制值AmxL;
步驟6:以所述步驟5中的旋翼天平基頻限制值AmxL為最大閾值進行帶槳葉旋翼試驗;并監視在所述帶槳葉旋翼試驗過程中旋翼天平的基頻是否超過所述旋翼天平基頻限制值AmxL,若否,則繼續所述帶槳葉旋翼試驗直至試驗結束;若是,則通過增加配重量的方式進行動平衡調整,從而保證帶槳葉旋翼試驗過程中旋翼天平的基頻在所述帶槳葉旋翼試驗過程中旋翼天平的基頻范圍內直至試驗結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直升機設計研究所,未經中國直升機設計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6840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