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黃裙竹蓀菌的人工培養技術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068085.2 | 申請日: | 2016-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708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07 |
| 發明(設計)人: | 黃德祿 | 申請(專利權)人: | 防城港市奧氏藍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8/00 | 分類號: | A01G18/00;A01G18/20;C05G1/00;C05F1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38100 廣西壯族自***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黃裙竹蓀 混合原料 人工培養 滅菌 碎屑 竹片 粘土 稻草 混合培養料 表面覆蓋 堆積發酵 黑色農膜 竹片加工 培養料 透光度 子實體 竹葉 朝上 大棚 袋口 分切 鋸斷 壓實 菌種 農膜 噴灑 竹子 接種 垂直 擺放 室內 陰影 制作 | ||
1.一種黃裙竹蓀菌的人工培養技術,其特征是按下面的原料及制作步驟:一、所用的原料:竹片50~60份、竹葉15~17份、稻草10~12份、粘土15~17份;二、竹片加工:將干燥竹子鋸斷分切成竹片,長10cm~15cm,厚度0.3cm~0.6cm,將竹片與稻草一起粉碎成直徑≤0.2cm的混合碎屑;三、將混合碎屑與粘土攪拌均勻成為混合原料;四、混合原料堆積發酵:將混合原料堆積于隔熱池中,噴灑水分至含水量35~40%后用薄膜覆蓋池面,發酵腐化90~120天,其間每隔10~12天揭膜加噴水一次,使保持含水量35~40%繼續覆膜發酵腐化成為混合培養料;五、混合培養料滅菌:將發酵后的混合段木料混合培養料分裝入聚乙烯薄膜袋中,每小袋0.7kg~1.0kg,壓實后綁緊袋口,堆放入高溫滅菌箱中,橫直排放,使袋料間能流通熱氣,升高溫度,保持滅菌溫度80℃~100℃,滅菌時間90~120分鐘,滅菌完后自然降溫,取出,松開綁扎袋口,將袋口粒稍作攤開;六、在滅菌后的袋裝培養料口接種黃裙竹蓀菌種,稍作壓實,袋口朝上垂直擺放于室內或大棚內部,噴灑水分,表面覆蓋黑色農膜,保持溫度20℃~30℃,6~8天后子實體長出,揭開農膜,保持陰影性的透光度繼續培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防城港市奧氏藍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防城港市奧氏藍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6808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黑松露菌種的人工培養方法
- 下一篇:一種木糖殘渣栽培杏鮑菇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