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樹葉的無氰酸性光亮鍍銅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67921.5 | 申請日: | 2016-1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57193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13 |
| 發明(設計)人: | 郭科趕;曹牧笛;李健;程蕾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 主分類號: | C25D3/38 | 分類號: | C25D3/38;C25D5/54;C25D5/18;C25D5/48;C23C18/44;C23C28/02 |
| 代理公司: | 武漢知產時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曹雄 |
| 地址: | 430074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樹葉 氰酸 光亮鍍銅 樹葉表面 電鍍銅 鍍膜 去除 預處理 超聲波清洗儀 雙脈沖電源 銀鏡反應 珠寶飾品 室內裝飾 電鍍 保護膜 電鍍法 光亮層 銅基層 穩定化 鍍層 高端 葉肉 備用 應用 工藝品 禮品 個性 紀念 基層 | ||
一種樹葉的無氰酸性光亮鍍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預處理,選取樹葉,去除葉肉,備用;(2)通過超聲波清洗儀去除樹葉表面的油;(3)通過銀鏡反應在樹葉表面鍍膜;(4)通過普通電鍍法在鍍膜的樹葉上電鍍銅基層;(5)通過雙脈沖電源在電鍍有銅基層的樹葉上電鍍銅光亮層;將鍍層穩定化,并涂保護膜,即可以制得無氰酸性光亮鍍銅的樹葉。本發明可以廣泛應用于制成高端工藝品,個性定制,應用于室內裝飾,禮品紀念,珠寶飾品等方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在非導電性基質上光亮鍍銅的方法,具體涉及一種樹葉的無氰酸性光亮鍍銅的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大多數植物電鍍都是采用直流電電鍍,其電化學極化大,鍍層厚度不均勻,易于產生氫脆和枝晶現象,不利于材料的長時間保留,另外,在植物電鍍銅時,通常采用氰化物鍍銅,氰化物毒性很大,易于污染環境,且氰化物的整平能力弱,因此,雖然市面上的光亮劑有很多種,但大多針對金屬基質,而且,有些光亮劑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電鍍成本高。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鍍層厚度均勻、光亮,無污染,成本低的樹葉的無氰酸性光亮鍍銅的方法。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樹葉的無氰酸性光亮鍍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預處理:選取樹葉,先將選取的樹葉干燥3-5天,再將樹葉放入去離子水中浸泡一天,取出樹葉,將樹葉的葉肉去除,留下葉脈,洗凈,備用;
(2)除油:將預處理好的樹葉放入超聲波清洗儀中,向超聲波清洗儀中加入清洗介質至樹葉完全浸沒在清洗介質中,打開超聲波清洗儀,清洗3-5分鐘,將樹葉取出,沖洗干凈;
(3)鍍膜:將經過步驟(2)處理的樹葉在室溫下放入新配置的質量分數1%的SnCl2溶液中浸泡5-10min,取出樹葉,洗凈,將洗凈的樹葉在30℃下置于200mL質量分數2%的銀氨溶液中,靜置5-10min,加入1mL質量分數36%的甲醛溶液和0.1mL 40g/L的酒石酸鉀鈉溶液,水浴加熱直到樹葉表面鍍上一層均勻的銀單質,取出樹葉,用蒸餾水反復漂洗,得到銀色的樹葉;
(4)電鍍銅基層:配制硫酸銅電解液,取一銅網和兩根潔凈的銅絲,將兩根銅絲分別纏繞在經過步驟(3)處理的樹葉的葉柄根部和銅網頂部,將樹葉和銅網均插入硫酸銅電解液中,樹葉作為電鍍陰極,銅網作為電鍍陽極,兩根銅絲均連接到可調節直流電源的電路中,將電壓調節到6V,控制電流在0.5-1.0A,并用磁力攪拌器攪拌硫酸銅電解液,電鍍15-20min,取出樹葉,在去離子水中漂洗,吹干;
(5)電鍍銅光亮層:配制無氰酸性光亮鍍銅電解液,將經過步驟(4)處理的樹葉和銅網放入無氰酸性光亮鍍銅電解液中,并將樹葉和銅網連入雙脈沖電路,樹葉接反向脈沖電極,銅網接正向脈沖電極,打開雙脈沖電路,設置雙脈沖電路參數,調整正向脈沖平均電流為0.2-0.6A,反向脈沖平均電流為0.02-0.06A,同時,用磁力攪拌器攪拌無氰酸性光亮鍍銅電解液,電鍍8-12h,每隔一個小時補加一次硫酸和酸性光亮劑,電鍍完成后,樹葉用去離子水洗凈,并將樹葉密封起來,防止氧化;
(6)鍍層穩定化:配制鍍層穩定化劑,在水浴溫度30℃下,將經過步驟(5)處理的樹葉放入鍍層穩定化劑中,穩定化30-40min,將樹葉取出,用去離子水沖洗干凈;
(7)涂保護膜:配制保護膜,將經過步驟(6)處理的樹葉馬上涂一層均勻的保護膜,12h后,重復涂刷保護膜一次,自然風干,即得到鍍有無氰酸性光亮銅的樹葉。
進一步,所述步驟(1)中,選取葉脈稀疏且結實,處于成熟期的革質樹葉,先將選取的樹葉用變色硅膠干燥3-5天,再將樹葉放入去離子水中浸泡一天,取出樹葉,將樹葉的葉肉通過軟質毛刷去除,留下葉脈,再用去離子水將樹葉洗凈。
進一步,所述步驟(2)中,清洗介質為質量分數4%的Na2CO3溶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未經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6792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