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菌種孢子中分離出刺芹側耳菌種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067708.4 | 申請日: | 2016-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7082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07 |
| 發明(設計)人: | 張文艷 | 申請(專利權)人: | 防城港市奧氏藍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8/00 | 分類號: | A01G18/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38100 廣西壯族自***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菌種 刺芹側耳 培養基 混合培養料 多菌種 孢子 細砂 雜菌 農業技術領域 培養基原料 保溫培養 干燥甘蔗 干燥粘土 菌種分離 純種菌 甘蔗渣 菌孢子 保濕 成形 大棚 覆膜 混入 菌體 碎粒 粘土 調制 加熱 生長 成熟 種植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多菌種孢子中分離出刺芹側耳菌種的方法,農業技術領域,是按下面的步驟進行:一、菌種準備;二、培養基原料:甘蔗渣40~50公斤、干燥粘土20~30公斤、細砂15~20公斤;三、培養基調制:將干燥甘蔗渣粉碎成直徑≤0.1cm的碎粒,再混入粘土、細砂,混合均勻成為混合培養料;四、培養基滅雜菌:將混合培養料加熱至70℃~80℃一分鐘后自然降低溫度至20℃~30℃;五、培養基成形與菌種種植;六、覆膜保濕保溫培養;七、純種菌體分離:保持大棚溫度25℃~30℃31~41天,進行菌種分離,將各雜菌體仔細挑選拔出清除;八、菌體繼續生長成熟,提取得純種刺芹側耳菌孢子。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從多菌種孢子中分離出刺芹側耳菌種的方法,屬于農業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刺芹側耳菌又稱杏鮑菇,是近年來開發栽培成功的集食用、藥用、食療于一體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種。在英文里,這種菇類俗稱大王小號菇(king trumpet mushroom)、法國號菇(french horn mushroom)和大王平菇(king oyster mushroom);日文又稱ェリンギ(eringi)。
杏鮑菇學名:PleurotuseryngiiQuel.別名:剌芹側耳。隸屬于真菌門、擔子菌綱、傘菌目、側耳科、側耳屬。
刺芹側耳菌品種:真菌門、真擔子菌綱、傘菌目、側耳屬杏鮑菇菌肉肥厚,質地脆嫩,特別是菌柄組織致密、結實、乳白,可全部食用,且菌柄比菌蓋更脆滑、爽口,被稱為“平菇王”、“干貝菇”,具有愉快的杏仁香味和如鮑魚的口感,適合保鮮、加工,深得人們的喜愛。
刺芹側耳菌的子實體單生或群生,菌蓋寬2-12cm,初呈拱圓形,后逐漸平展,成熟時中央淺凹至漏斗形,表面有絲狀光澤,平滑、干燥、細纖維狀,幼時蓋緣內卷,成熟后呈波浪狀或深裂;菌肉白色,具有杏仁味,無乳汁分泌;菌褶延生,密集,略寬,乳白色,邊緣及兩側平,有小菌褶;菌柄2-8cm至0.5-3cm,偏心生或側生。杏鮑菇屬于中低溫結實性菌類。子實體發育適宜溫度圍10-15℃,我縣通常在11月底開始栽培。采取室內菌袋層架栽培。栽培主料有棉籽殼、木屑,其他輔料有麩皮、糖、碳酸鈣,料∶水=1∶1.4-1.5。杏鮑菇是我縣近年來開發的珍稀菌種,2001年全縣栽培2000萬袋,產量700噸。
刺芹側耳菌是近年來開發栽培成功的集食用、藥用、食療于一體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種。菇體具有杏仁香味,肉質肥厚,口感鮮嫩,味道清香,營養豐富,能烹飪出幾十道美味佳肴。還具有降血脂、降膽固醇、促進胃腸消化、增強機體免疫能力、防止心血管病等功效,極受人們喜愛,市場價格比平菇高3-5倍。由于其生物學特性目前仍處于試驗研究階段,生物轉化率一般為60%-80%,而且還要用熟料栽培,生產工藝及技術要素要求較高,因而制約了杏鮑菇商品經濟的發展。我們經反復試驗研究,用生料栽培特大型SX42杏鮑菇獲得成功,生物轉化率穩定在145%-200%之間,篩選出生料栽培杏鮑菇最佳配方。
刺芹側耳菌是側耳屬的一種。今年春季,我們食用菌一般是首次在平泉引種杏鮑菇,并獲得成功。杏鮑菇是一種品質極佳的大型肉質傘菌,營養價值高,菇肉肥厚,質地脆嫩,具有淡淡的杏仁香味,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商品價值高,市場前景廣闊。生產杏鮑菇,具有周期短,見效快,價格高,產量高,投資少等優勢,刺芹側耳菌的栽培成功,對于豐富平泉食用菌品種結構,發展平泉的食用菌產業具有重要意義。
刺芹側耳菌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鈣、鎂、銅、鋅等礦物質,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對人體具有抗癌、降血脂、潤腸胃以及美容等作用。
每100克杏鮑菇含有:熱量(大卡)31.00碳水化合物(克)8.30脂肪(克)0.10蛋白質(克)1.30在蛋白質中含有18種氨基酸,其中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齊全,是一種營養保健價值極高的食用菌。
刺芹側耳菌雖然美味可口,但刺芹側耳菌與其它的有毒菌類形態特征有相類似點,大規模接種前要對市場上購買到的或采采集的野生菌種的孢子菌種進行分離,分離出的純種刺芹側耳菌種進行進一步的采集孢子和栽培,確保生產安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防城港市奧氏藍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防城港市奧氏藍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6770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白灰樹花的人工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種木糖殘渣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