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靜態二維碼的媒體交互系統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65273.X | 申請日: | 2016-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5053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04 |
| 發明(設計)人: | 楊向陽;王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樹謙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H04L29/12;G06F16/955 |
| 代理公司: | 上海漢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國中 |
| 地址: | 200333 上海市崇明縣城橋鎮***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靜態 二維碼 媒體 交互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靜態二維碼的媒體交互系統及方法,包括二維碼管理模塊和LED內容管理模塊;其中,所述二維碼管理模塊,用于根據目標網址生成唯一二維碼,將所述唯一二維碼與LED顯示設備建立一一對應關系;所述LED內容管理模塊,用于當手持移動設備端掃描所述唯一二維碼時,打開目標網址,獲取所述唯一二維碼并根據所述二維碼管理模塊通過所述唯一二維碼查詢到的目標LED顯示設備,查詢目標LED顯示設備播放內容,并將所述LED顯示設備的播放內容的交換網址返回至手持移動設備端。本發明設置有二維碼管理模塊和LED內容管理模塊,能夠使得原本只具備顯示能力的LED顯示屏實現與用戶的交互。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LED顯示屏,具體地,涉及一種基于靜態二維碼的媒體交互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經過對現有技術的檢索,發現申請號為CN201210011340.5的發明專利中提出了一項通過LED屏幕動態顯示的二維碼實現與無觸摸交互功能的屏幕進行交互的方法與系統。該發明通過在LED屏幕播放的內容中添加攜帶命令的二維碼,然后通過手持移動設備掃碼并將二維碼中的命令發送至服務器,服務器收到命令后控制和更改LED屏幕播放的內容。但是具有如下缺點:
1、需要在LED屏幕播放的內容中嵌入多個二維碼以實現不同的互動操作,多個二維碼會影響屏幕播放內容的視覺效果,同時系統需要針對不同的屏幕和不同的操作設計大量不同的二維碼,實現方式繁瑣;
2、由于每個二維碼只能攜帶一個操作命令,同時受限于LED屏幕的顯示范圍難以同時顯示過多數量的二維碼,導致用戶只能進行簡單的選擇操作,不能進行如滑動,拖拽,內容(包括文字,語音,視頻)輸入等復雜交互操作。
經過對現有技術的檢索,發現申請號為CN201310753669.3的發明專利中提出一種通過手持移動設備客戶端軟件來與LED屏幕互動的游戲系統。該發明通過用戶在手持移動設備上下載安裝客戶端軟件來達到與LED屏幕的多人游戲互動的目的。但是具有如下缺點:
1、需要下載客戶端軟件才能使用,而用戶與公共場合的LED屏幕交互是低頻率事件,下載安裝軟件成本太高;
2、客戶端內容單一,只能操作系統設計的互動游戲,受限于客戶端軟件的更新方式,只有通過重新下載安裝升級的方式才能改變軟件的內容;
3、用戶需要注冊登錄后才能使用軟件與LED屏幕進行交互;
4、該專利未闡述其系統如何識別特定屏幕由哪個用戶進行控制和操作。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靜態二維碼的媒體交互系統及方法。本發明通過在LED屏幕箱體上安裝的靜態二維碼,實現在LED屏幕內容不播放二維碼的情況下,讓用戶與原本不具備交互功能的屏幕進行實時的交互。
根據本發明提供的基于靜態二維碼的媒體交互系統,包括二維碼管理模塊和LED內容管理模塊;
其中,所述二維碼管理模塊,用于根據目標網址生成唯一二維碼,將所述唯一二維碼與LED顯示設備建立一一對應關系;
所述LED內容管理模塊,用于當手持移動設備端掃描所述唯一二維碼時,打開目標網址,獲取所述唯一二維碼并根據所述二維碼管理模塊通過所述唯一二維碼查詢到的目標LED顯示設備,查詢目標LED顯示設備播放內容,并將所述LED顯示設備的播放內容的交換網址返回至手持移動設備端。
優選地,還包括內容交互通信模塊;
其中,所述內容交互通信模塊,用于生成手持移動設備端與LED內容管理模塊、二維碼管理模塊相互交互的第一交互控制協議以及生成LED顯示設備與LED內容管理模塊、二維碼管理模塊相互交互的第二交互控制協議。
優選地,所述目標網址,用于手持移動設備端與LED內容管理模塊、二維碼管理模塊進行交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樹謙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樹謙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6527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