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二極管箝位三電平逆變器共模電壓抑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063145.1 | 申請日: | 2016-1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037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06 |
| 發明(設計)人: | 呂佃順;林資旭;張勇波;王貴鵬;張偉華;任曉娜;陳立權;徐錚;李海東;武鑫;許洪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科諾偉業風能設備(北京)有限公司;保定科諾偉業控制設備有限公司;北京科諾偉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M7/487 | 分類號: | H02M7/487;H02M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11251 | 代理人: | 關玲 |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二極管 箝位 電平 逆變器 電壓 抑制 方法 | ||
1.一種二極管箝位三電平逆變器共模電壓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將二極管箝位三電平逆變器的矢量空間分為6個扇區,每個扇區細分為2個小區,根據小矢量作用時中點電流與對應相電流方向,將小矢量分為正小矢量和負小矢量,采用不含正小矢量的PWM(NPSVPWM)矢量合成策略,在輸出電壓合成的矢量中去除正小矢量,同時維持中點電壓平衡;將參與輸出電壓合成的負小矢量按照矢量合成關系分為過渡小矢量、第一附加小矢量和第二附加小矢量,并根據不同小矢量作用時對中點電壓的控制能力推導出最優工況選擇標準,實現對中點電壓有效控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極管箝位三電平逆變器共模電壓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步驟如下:
步驟1,將二極管箝位三電平逆變器的整個360度矢量空間按照角度進行劃分,每60度為一個扇區,共分為6個扇區,編號依次為1~6;每個扇區60度空間按照角度再進行細分,前30度空間為第1小區,后30度空間為第2小區;整個矢量空間共分為12個小區;根據逆變器需要輸出電壓Uoαβ識別扇區與小區編號,具體為:對逆變器需要輸出電壓Uoαβ在α軸和β軸分量Uα和Uβ求取反正切得到矢量空間角度θ,矢量空間角度θ除以60,向上取整即為扇區號;同時余數小于30度為第1小區,余數大于等于30度為第2小區;
步驟2,根據逆變器需要輸出電壓Uoαβ所在扇區小區編號,選擇參與輸出電壓合成的基礎空間矢量,所述的基礎空間矢量包含零矢量V0、過渡小矢量Vst、中矢量Vm和大矢量Vl;
步驟3,根據逆變器需要輸出電壓Uoαβ所在扇區小區編號,計算零矢量V0、過渡小矢量Vst、中矢量Vm、大矢量Vl的作用時間,分別記為T0、Tst、Tm和Tl;
步驟4,為了實現中點電壓Uneut平衡控制,根據逆變器需要輸出電壓Uoαβ所在扇區小區編號,將與過渡小矢量Vst空間位置相差120度的兩個負小矢量作為第一附加小矢量Vsa1和第二附加小矢量Vsa2;其中,與基礎矢量中的大矢量Vl共同合成中矢量Vm的附加小矢量命名為第一附加小矢量Vsa1,與基礎矢量中的中矢量Vm共同合成0.5倍大矢量Vl的附加小矢量命名為第二附加小矢量Vsa2;
步驟5,根據逆變器需要輸出電壓Uoαβ所在扇區小區編號,參照過渡小矢量Vst、第一附加小矢量Vsa1和第二附加小矢量Vsa2對應的三相電流Iabc和中點電壓Uneut偏差,計算3種工況對中點電壓的控制能力e,控制能力e包含e1、e2和e3,其中e1對應工況1,e2對應工況2,e3對應工況3;選擇控制能力e最大者為最優運行工況;
步驟6,根據步驟2選擇的基礎空間矢量,步驟4選擇的附加小矢量,步驟5選擇的最優運行工況,步驟3計算的各基礎矢量作用時間,代入式(3)、式(4)或式(5)計算各矢量最終作用時間,生成開關序列,控制對應電力電子器件通斷,實現逆變器需要的電壓輸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科諾偉業風能設備(北京)有限公司;保定科諾偉業控制設備有限公司;北京科諾偉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科諾偉業風能設備(北京)有限公司;保定科諾偉業控制設備有限公司;北京科諾偉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6314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力轉換裝置
- 下一篇:低頻振動電磁能量收集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