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珍珠粉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611063109.5 | 申請日: | 2016-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197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0 |
| 發(fā)明(設計)人: | 沈志泉;蔡六珠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湖州珍露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5/618 | 分類號: | A61K35/618;A61K47/12;A61K47/04;A61K9/14;A61P17/00;A61P7/06;A61P25/20;A61P27/02;B02C1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chǎn)權(quán)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3130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珍珠粉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珍珠粉技術,尤其涉及一種珍珠粉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珍珠是一種名貴傳統(tǒng)中藥,含有多種氨基酸和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明目祛翳,養(yǎng)血安神、鎮(zhèn)心定驚、潤膚悅顏等多種功效,人們在利用珍珠進行保健、治療過程中一般先將珍珠進行粉碎,以利于人體對珍珠有效成分得吸收,由于人體對珍珠有效成分的吸收率取決于珍珠粉碎后的粒徑,珍珠粉粒徑越小,人體的吸收率越高。
目前將珍珠粉碎成珍珠粉的粉碎技術主要為物理法,發(fā)明專利CN1695812A中物理方法研制的納米珍珠粉,容易引起機器堵塞,研磨停止,雖然一次粒子很小,但大多數(shù)表現(xiàn)為終極粒子,由于過多的一次粒子顆粒的團聚,使其粒徑超過通常認可的納米尺度。除此之外,現(xiàn)有技術也大多無法避免珍珠粉顆粒的團聚現(xiàn)象,致使珍珠粉和其他助劑共混時,有效組分的釋放量和吸收利用度得不到提高,分散效果不佳。
此外對珍珠的工方法還有:先將珍珠在水中煮沸多回直到其軟化,然后再在水中磨細;或直接將珍珠加水用一般的粗粉碎機破碎后,再用球磨機在加水狀態(tài)下粉碎后烘干;或如公開號CN1351869A所公開的用乳酸水解法。傳統(tǒng)的加工方法由于珍珠長期在水中煮泡,使珍珠中的營養(yǎng)成分,如蛋白、氨基酸等受到破壞或溶解,同時產(chǎn)品平均粒徑大多在15微米以上,不利于應用,如做成保健、美容品效果不理想;為了得到粒徑更小的珍珠粉,人們開始采用氣流磨、膠體磨、振動磨、超聲波粉碎磨等超細粉碎技術制備超細珍珠粉。但這些超細珍珠粉的平均粒徑仍為微米級,一般在3~8μm左右。而采用乳酸水解法時,由于受到乳酸濃度及珍珠顆粒粒徑的限制,得到的珍珠粉的濃度低,從而使得到的珍珠干粉也相對低,生產(chǎn)成本相對高。此外上述的珍珠粉碎技術均沒有考慮到珍珠的腥異味去除的問題, 珍珠的腥異味去除一直以來是困擾珍珠粉加工行業(yè)的一個難題。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xiàn)有珍珠粉分散效果差、腥味大的問題,提出一種珍珠粉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制備得到的珍珠粉分散效果好,無腥味。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珍珠粉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珍珠粉碎成20~200目的珍珠粉;
(2)用氣流粉碎機將步驟(1)所得的珍珠粉進行微米級超細粉碎,將珍珠粉、分散劑、水混合得到珍珠粉混懸液,珍珠粉混懸液中珍珠粉濃度為20-50%wt;
(3)向珍珠粉混懸液中加入除味劑,將加有除味劑的珍珠粉混懸液置入高效換氣干燥裝置,經(jīng)過外循環(huán)換氣,去除珍珠粉中的腥異味,將干燥去腥后的珍珠粉體再次粉碎,得到去腥味的珍珠粉;
(4)將去腥味的珍珠粉用氣流粉碎與表面改性一體化裝置進行再次粉碎,同時將改性劑二氧化硅加入到此裝置中,得到改性的珍珠粉。
進一步地,所述分散劑的加入量為珍珠粉混懸液的1-5%wt。
進一步地,所述分散劑為離子型和/或非離子型分散劑。
進一步地,所述分散劑為油酸、烷基芳基磺酸鹽、油酸鉀、有機硅油、硫酸鹽型離子分散劑、磺酸鹽型離子分散劑和磷酸鹽型離子分散劑中的一種或多種
進一步地,所述除味劑選用乙醇酸、檸檬酸、乳酸和檸蘋酸中一種或多種。
進一步地,所述除味劑的加入量為珍珠粉混懸液的6~10%wt。
進一步地,向步驟(2)得到的珍珠粉混懸液中添加1-5%wt的表面改性劑,使用超聲細胞破碎設備進行超聲破碎,使表面改性劑進入珍珠結(jié)構(gòu)內(nèi),將經(jīng)過表面改性劑處理的珍珠混懸液用micros超細粉碎機采用雙水冷降溫系統(tǒng),使珍珠混懸液反復循環(huán)研磨中保持常溫,使珍珠粉既能達到納米級又能保持生物活性。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還公開了一種珍珠粉,由上述珍珠粉的制備方法制備而成。
本發(fā)明珍珠粉的制備方法簡單、易行,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較具有以下優(yōu)點:在
(1)本發(fā)明采用多次粉碎,一次將珍珠粉碎成20~200目的珍珠粉;二次用氣流粉碎機對珍珠粉進行微米級超細粉碎;三次在氣流粉碎與表面改性一體化裝置中再次粉碎,經(jīng)過多次粉碎珍珠粉細膩,易分散。
(2)本發(fā)明在干燥過程中加入了除味劑,采用高效外循環(huán)換氣干燥,不僅去除了珍珠的腥味,還使干燥后的珍珠粉呈蓬松狀,易被再次粉碎。
(3)本發(fā)明二氧化硅在氣流粉碎機與表面改性一體化裝置里附著在粉碎后的珍珠粉的表面上,實現(xiàn)對其改性,從而得到固體流動性、分散性更好的二氧化硅改性珍珠粉。
(4)本發(fā)明可將步驟2得到的珍珠粉混懸液進行插層處理,以制備納米級珍珠粉。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湖州珍露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未經(jīng)湖州珍露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63109.5/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