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LiV2BO5在鋰離子電池正極中的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62936.2 | 申請日: | 2016-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2313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4 |
| 發明(設計)人: | 馮凱;張華民;程意;李先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1M4/485 | 分類號: | H01M4/485;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馬馳 |
| 地址: | 116023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liv2bo5 鋰離子電池 正極 中的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一種LiV2BO5在鋰離子電池正極中的應用。所述LiV2BO5化合物作為活性材料應用于鋰離子電池正極中。具有較好的鋰離子電池充放電性能,循環穩定性良好,工作電壓合適,可用作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化學式為LiV2BO5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制備方法以及利用該材料制作鋰離子電池。
背景技術
隨著能源問題的日益嚴峻,不可再生資源的日益匱乏,以及人們對環保重要性認識的不斷增強,社會對新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強,而儲能在能源體系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之前,作為新能源中重要儲能器件的鋰離子電池吸引了眾多研究資源。
目前應用于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主要有LiFePO4、LiCoO2和LiMn2O4等。然而,這些材料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比容量和工作電壓較低,循環穩定性差及制備困難等,這嚴重限制了這些材料的實際應用。因此,探索新型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仍然是鋰離子電池研究的熱點和難點。在聚陰離子類正極材料中,硼酸鹽因其較高的比容量和電壓平臺而呈現較高的能量密度,從而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提出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LiV2BO5作為正極材料用于鋰離子電池中;
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LiV2BO5在鋰離子電池正極中的應用,所述LiV2BO5化合物作為活性材料應用于鋰離子電池正極中。
所述鋰離子電池正極活性材料為LiV2BO5材料。
本發明提供的LiV2BO5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
采用固相反應法制備LiV2BO5,其步驟如下:
1)配料:將含Li化合物、含三價V化合物和含B化合物按Li:V:B 為(1-1.1):2:1的摩爾比配料混合并進行預處理;
所述預處理為將配置好的原料混合均勻后倒入坩堝中,于馬弗爐中從室溫升溫至200-500℃加熱2-10小時以上,后冷卻至室溫;
2)控制各項參數進行材料合成:將盛有上述配料的坩堝置于馬弗爐中;以1-10℃的速率從室溫升至600-1000℃;保溫10-40小時;反應充分后,以1-50℃/h的速率降至室溫,得到LiV2BO5材料;
所述含Li化合物為Li的氧化物、Li的碳酸鹽、Li的硼酸鹽、Li 的硝酸鹽或Li的草酸鹽中的一種或二種以上;
所述含V化合物為三價V的氧化物、V的草酸鹽中的一種或二種以上;
所述含B化合物為B2O3或H3BO3中的一種或二種以上。
采用溶膠凝膠法制備LiV2BO5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其步驟如下:
1)配料:將含Li化合物、含三價V化合物和含B化合物按Li:V:B:草酸為(1-1.1):2:1:3的摩爾比加入50-100℃的去離子水中攪拌至形成均勻的藍色溶液,繼續攪拌至形成溶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6293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一種制備鋰電池正極材料γ-LiV<SUB>2</SUB>O<SUB>5</SUB>的方法
- 覆炭法制備鋰電池正極材料的方法
- 半導體元件的特性檢查用夾具、特性檢查裝置及特性檢查方法
- 一種LiV<sub>2</sub>O<sub>5</sub>的制備方法
- 一種核殼結構Li<sub>x</sub>V<sub>2</sub>O<sub>5</sub>/LiV<sub>3</sub>O<sub>8</sub>嵌鋰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溫度穩定型超低損耗微波介電陶瓷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LiV2BO5在鋰離子電池正極中的應用
- 正極材料硼酸釩鋰的制備方法及其產品和應用
- 用于治療乳腺癌的人源化抗LIV1抗體
- 5G/6G用光器件全溫自動測試系統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