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客戶端到客戶端的信息系統數據交換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061869.2 | 申請日: | 2016-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768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王秀英;彭恩江;馬新成;李新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通服公眾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7/30 | 分類號: | G06F17/30;G06F9/54 |
| 代理公司: | 濟南智圓行方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企業)37231 | 代理人: | 張玉琳 |
| 地址: | 830000 新疆維***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客戶端 信息系統 數據 交換 方法 系統 | ||
1.一種客戶端到客戶端的信息系統數據交換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驟一,分別對數據源客戶端和目標客戶端進行適配,為后續操作建立接口;
步驟二,通過步驟一建立的接口在數據源客戶端中進行數據的抓?。?/p>
步驟三,將步驟二抓取的數據按照中間數據格式進行轉換;并將轉換后的數據進行存儲;
步驟四,將步驟三中保存中間數據格式的數據轉換為與目標客戶端匹配的數據格式;
步驟五;將經過步驟四轉換后的數據通過步驟一建立的接口對目標客戶端進行數據填充。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客戶端到客戶端的信息系統數據交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中的分別對數據源客戶端和目標客戶端進行適配,包括分別對數據源客戶端和目標客戶端的字段和控件根據配置信息適配,所述配置信息為針對不同客戶端的界面適配規則。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客戶端到客戶端的信息系統數據交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的數據源客戶端和目標客戶端包括Web界面客戶端、GUI界面客戶端、移動終端界面客戶端及硬件端口對應的輸入輸出設備。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客戶端到客戶端的信息系統數據交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中對數據進行存儲,包括先對數據進行加密、壓縮處理,然后將數據保存在本地文件或者數據庫中。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客戶端到客戶端的信息系統數據交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和步驟四中對數據進行轉換方式為字典代換,將數據的可視值轉成預定義的編號數據或將編號數據轉換成可視值。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客戶端到客戶端的信息系統數據交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和步驟四中對數據進行轉換方式為對數據進行計算然后轉換,將數據根據預定義的公式進行轉換。
7.一種客戶端到客戶端的信息系統數據交換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界面適配模塊、數據抓取和填充模塊、數據存儲模塊、數據轉換模塊、配置管理模塊及用戶界面模塊;
界面適配模塊用于分別適配數據源客戶端和目標客戶端的客戶端界面,將字段和控件根據配置信息適配,所述配置信息為針對不同客戶端的界面適配規則;為數據抓取和填充模塊分別提供訪問和操作數據源客戶端與目標客戶端的用戶界面接口;
數據抓取和填充模塊用于根據界面適配模塊提供的接口從數據源客戶端的用戶界面中讀取所要進行數據交換的數據信息;及根據界面適配模塊提供的接口將所要進行數據交換的數據信息寫入到目標客戶端的用戶界面中;
數據存儲模塊用于向所述數據抓取和填充模塊提供數據,或將所述數據抓取和填充模塊獲取的數據進行存儲;
數據轉換模塊用于將數據抓取和填充模塊抓取到的數據轉換為交換用的中間數據格式,或將中間數據格式轉換為要填充數據的目標客戶端所要求的數據類型和數據格式;
用戶界面模塊用于為最終用戶提供一個交互界面,執行數據選取、格式配置、數據文件管理、轉換配置、預定義字典代換管理、數據文件導入、數據文件導出、數據文件加密功能;
配置管理模塊用于為其它幾個模塊提供相應的配置定義、存儲功能。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客戶端到客戶端的信息系統數據交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界面適配模塊包括適配器層及界面適配模塊核心層,所述適配器層包括Web界面適配層、GUI適配層、移動終端界面適配層、硬件端口適配層;
界面適配核心層,用于管理所述界面適配模塊和數據抓取和填充模塊之間的接口與互相調用關系,界面適配核心層與不同的適配層進行通訊轉發數據操作指令;
適配器層用于提供用戶界面適配方案,同時將響應核心層發來的操作指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通服公眾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通服公眾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61869.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