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精密車削蓄冷器細長活塞桿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61272.8 | 申請日: | 2016-1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35319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06 |
| 發明(設計)人: | 張根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23B5/08 | 分類號: | B23B5/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郭英 |
| 地址: | 20008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導向段 外圓 活塞桿 蓄冷器 精車 精密車削 成品率 大活塞 外圓柱 小活塞 加工 輔助支撐裝置 殘余應力 工序環節 精車螺紋 半精車 螺紋段 同軸度 外螺紋 末尾 桿件 修磨 變形 生產 | ||
1.一種精密車削蓄冷器細長活塞桿的方法,所要加工的蓄冷器細長活塞桿(1)為桿狀結構件,它由大活塞段(1-1)、小活塞段(1-2)、導向段(1-3)、外螺紋段(1-4)及末尾段(1-5)所構成;其中的大活塞段(1-1)外徑尺寸為16-20MM,長度尺寸為外徑尺寸的1.4-1.6倍,小活塞段(1-2)外徑尺寸比導向段(1-3)外徑尺寸大1.2-1.5MM,其長度尺寸為導向段(1-3)外徑尺寸的5-6倍,導向段(1-3)外徑尺寸為4MM,或5MM及6MM,其長度尺寸為外徑尺寸的12-15倍,外螺紋段(1-4)的螺紋外徑與導向段(1-3)外徑尺寸相同,長度為螺紋外徑尺寸的5-6倍,末尾段(1-5)的外徑小于導向段(1-3)外徑尺寸0.8-1.2MM,其長度為導向段(1-3)外徑尺寸6-8倍;在精密車削之前各段的外圓直徑尺寸均留有為0.3-0.5MM的加工余量,其各段的長度尺寸均留有0.5-1.0MM的加工余量,并且在末尾段(1-5)的端面上有一頂針孔;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精車末尾段(1-5)及外螺紋段(1-4)外圓并半精車中部的導向段(1-3)和小活塞段(1-2),是以卡盤夾持蓄冷器細長活塞桿(1)上的大活塞段(1-1),以活頂尖(4)頂入蓄冷器細長活塞桿(1)上末尾段(1-5)的頂針孔,先對末尾段(1-5)、外螺紋段(1-4)外圓、及導向段(1-3)和小活塞段(1-2)的外圓進行半精車,并均留0.1-0.15MM的精加工余量;其所選切削深度為0.1-0.15MM,進給量為0.08-0.1MM/轉,然后再精車末尾段(1-5)及外螺紋段(1-4)外圓到所要求尺寸;精車切削深度為0.02-0.05MM,進給量為0.05-0.08MM/轉;
步驟二:精車螺紋段的外螺紋,是先以四爪卡盤夾持住專用彈性夾具(2)中的夾具基座(2-1)左端臺階外圓,將留有精加工余量的導向段(1-3)置入專用彈性夾具(2)的彈性套(2-3)內孔,彈性套(2-3)的內孔直徑與導向段(1-3)的外圓直徑相同;將彈性套(2-3)放入專用彈性夾具(2)中夾具基座(2-1)的錐孔,螺紋段的根部離開專用彈性夾具(2)上的螺帽(2-2)端面2MM-3MM,然后擰緊螺帽,再以直徑方向0.05-0.1MM的進給量車削外螺紋段(1-4)的螺紋;
步驟三:利用固定輔助支撐裝置精車中部的小活塞段和外圓導向段,是以四爪卡盤夾持并校正蓄冷器細長活塞桿(1)上的大活塞段(1-1)近端面3-4MM,以安裝有固定輔助支撐裝置(3)的活頂尖(4)頂入蓄冷器細長活塞桿(1)上末尾段(1-5)的頂針孔;固定支撐裝置(3)的懸臂(3-3)頂端有兩個互成90°的且規格相同的輔助支撐螺釘(3-1、3-2),輔助支撐螺釘(3-1、 3-2)距離懸臂(3-3)端面的尺寸相同;調整固定支撐裝置(3)的位置,使輔助支撐螺釘(3-1、 3-2)距離蓄冷器細長活塞桿(1)末尾段(1-5)根部5MM-6MM;再旋轉固定輔助支撐裝置(3)的安裝角度,使輔助支撐螺釘(3-1)與水平面平行并處于車刀的對面,另一個輔助支撐螺釘(3-2)與水平面垂直;在擰緊螺釘(3-4)后,旋轉兩個輔助支撐螺釘,使他們與蓄冷器細長活塞桿(1)上末尾段(1-5)外圓接觸,并以百分表檢測,使兩個輔助支撐螺釘與末尾段(1-5)外圓接觸后軸的變形量在0.01MM之內;再以切削深度為0.02-0.04MM,進給量為0.05-0.08MM/轉的切削參數,精車小活塞段(1-2)外圓至所要求的尺寸,精車導向段(1-3)并使其外圓留0.01-0.015MM的研磨余量;
步驟四:修磨導向段,是利用鑄鐵研磨套管是對蓄冷器細長活塞桿(1)上導向段(1-3)的外圓進行研磨,鑄鐵研磨套管在研磨前的內徑尺寸大于導向段(1-3)的外圓尺寸0.01MM-0.015MM,鑄鐵研磨套管外徑尺寸是其內徑尺寸的2-4倍,長度為3-5倍,所用的研磨砂材質為碳化硅或金剛石,研磨砂的規格為1500粒-2000粒;具體操作方法為:將蓄冷器細長活塞桿(1)上的大活塞段(1-1)夾持于車床卡盤上,開啟車床,使車床主軸的轉速在80-100轉/分,然后在導向段(1-3)的外圓表面均勻涂上研磨砂,再將鑄鐵研磨套管套入導向段(1-3)做往復運動,在研磨完成后,大活塞段(1-1)的外圓尺寸留有0.002-0.005mm的余量;最后使用2000粒-3000粒的砂紙對研磨表面進行手工打磨拋光,使導向段(1-3)的外圓達到所要求的尺寸精度及表面質量;
步驟五:精車大活塞段的端面及外圓,是先以四爪卡盤夾持住專用彈性夾具(2)中的夾具基座(2-1)左端臺階外圓,將完成精加工的小活塞段(1-2)置入專用彈性夾具(2)的彈性套(2-4)內孔,彈性套(2-4)的內孔直徑與小活塞段(1-2)的外圓直徑相同;將彈性套(2-4)放入專用彈性夾具(2)中夾具基座(2-1)的錐孔,再以0.05-0.1MM的進給量精車大活塞段的端面及外圓到所要求的尺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61272.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動壓力測試機
- 下一篇:管軸超精密自動化加工專用機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