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內燃機的控制裝置及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59575.6 | 申請日: | 2016-1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1768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1 |
| 發明(設計)人: | 大野隆彥;西尾貴史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菱電機株式會社;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02D41/00 | 分類號: | F02D4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萬捷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燃機 控制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的內燃機的控制裝置及控制方法基于內燃機的運行狀態來進行運算以作為目標增壓壓力,基于目標增壓壓力來對請求開度進行運算,基于目標增壓壓力和實際增壓壓力來對請求開度校正量進行運算,基于請求開度和請求開度校正量來對目標開度進行運算,在廢氣閥門處于全閉狀態時,將廢氣閥門的實際動作位置定為全閉位置,基于全閉位置和實際動作位置來對廢氣閥門的實際開度進行運算,基于目標開度和實際開度來對用于使目標開度與實際開度相一致的致動器的操作量進行運算,在目標開度為全閉狀態且實際動作位置未以預先設定的規定比率以上的規定比率減少的情況下,將此時的實際動作位置更新為全閉位置。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適用于內燃機的控制裝置及控制方法,所述內燃機包括渦輪增壓器,利用電動式的致動器來對設置于排氣旁通通路的廢氣閥門的開度進行控制。
背景技術
以往以來,為了提高輸出,具備渦輪增壓器等增壓器的內燃機正得以實用化。此外,渦輪增壓器利用廢氣的能量來使渦輪旋轉,以驅動與渦輪相連結的壓縮機,從而對提供給內燃機主體的吸入空氣進行壓縮。
另外,關于帶渦輪增壓器的內燃機,已知有在內燃機的排氣通路上設置將渦輪進行迂回的排氣旁通通路并在排氣旁通通路上設置廢氣閥門的技術。
這里,通過調整廢氣閥門的開度,來對流過排氣旁通通路的廢氣的流量、即流入渦輪的廢氣的流量進行調整,從而對利用與渦輪一體旋轉的壓縮機進行壓縮的吸入空氣的壓力進行控制。以下,將由壓縮機進行壓縮的吸入空氣的壓力稱為增壓壓力。
另外,適用于帶渦輪增壓器的內燃機的控制裝置為了實現與內燃機的運行狀態相對應的所希望的增壓壓力,決定廢氣閥門的目標開度,以進行反饋控制,使得由位置傳感器所檢測出的廢氣閥門的實際開度與目標開度相一致。
然而,已知在渦輪增壓器、廢氣閥門以及它們的驅動系統中,由于各部件特性的個體差異或隨時間的變化、溫度變化等,即使對驅動廢氣閥門的致動器施加相同的操作量,廢氣閥門的實際開度也會產生差異,或者即使廢氣閥門的實際開度相同,實際增壓壓力也會產生差異。另外,在產生這些差異的情況下,存在無法實現所希望的增壓壓力的問題。
因此,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出有對作為引起像這樣的差異的主要原因之一的廢氣閥門的全閉位置的偏差進行學習的技術方案。
具體而言,提出有如下控制增壓壓力的方法:根據內燃機的運行狀態,對目標增壓壓力和用于實現目標增壓壓力的廢氣閥門的基礎開度進行運算,基于目標增壓壓力與實際增壓壓力之間的偏差來對開度校正量進行運算,基于基礎開度和開度校正量來對廢氣閥門的目標開度進行運算,對致動器的驅動進行反饋控制,使得廢氣閥門的實際開度與目標開度相一致,從而對增壓壓力進行控制(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另外,對于上述問題,公開了如下學習方法:以內燃機暖機后作為條件并基于開度校正量來學習廢氣閥門的全閉位置,通過像這樣學習全閉位置,能對廢氣閥門的全閉位置的偏差進行校正,以實現所希望的增壓壓力。
另外,提出有如下控制方法:根據內燃機的運行狀態,對廢氣閥門的目標開度進行運算,對致動器的驅動進行反饋控制,使得廢氣閥門的實際開度與目標開度相一致,從而對增壓壓力進行控制(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
另外,對于上述問題,首先,在目標開度為全閉位置的情況下,在將廢氣閥門控制為全閉位置后,廢氣閥門的實際開度以全閉位置附近的一定值發生推移,基于上述情況,判斷為廢氣閥門收斂于全閉位置。
接著,公開了如下方法:基于此時的位置傳感器的輸出,來對廢氣閥門的全閉位置進行學習,進而根據從學習到全閉位置時起的溫度變化,來對全閉位置進行校正,通過像這樣對全閉位置進行學習和校正,能對廢氣閥門的全閉位置的偏差進行修正,以實現所希望的增壓壓力。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4434057號公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菱電機株式會社;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未經三菱電機株式會社;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5957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類磺酰胺衍生物及其應用
- 下一篇:增強植物抗逆性的ABA類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