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平菇的發菌管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053820.2 | 申請日: | 2016-1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180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黎敦涌;黃徐謀;吳慶梅;黃永東;朱祖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池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1/04 | 分類號: | A01G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49 | 代理人: | 高玉濱 |
| 地址: | 546306 廣***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管理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用菌種植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平菇的發菌管理方法。
背景技術
平菇屬于擔子菌亞門、層菌綱、傘菌目、側耳科,側耳屬真菌。側耳屬的子實體菌蓋多偏生于菌柄的一側,菌褶延生至菌柄,形似耳狀而得名。人們通常所說的平菇泛指側耳屬中許多品種,俗名凍菇、北風菇等。其中較著名的為糙皮側耳、美味側耳、紫孢側耳、金頂側耳等,普遍栽培的大多為糙皮側耳。袋栽平菇在溫室內具有保溫性能好,發菌快等特點,但若管理不當,易造成雜菌感染和燒菌。正如菇農們說的:“能否成功在發菌,產量高低在管理。”因此搞好發菌期管理是取得穩產高產的重要基礎。目前的平復發菌技術,由于對發菌環境各參數設定不合理,導致發菌效果一般,直接影響平菇產量。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平菇的發菌管理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具體實現:
一種平菇的發菌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菌袋放置在溫度18-23℃、濕度為55-65%條件下進行發菌,在發菌區域底面鋪設防潮層;
2)根據具體溫度不同,設定菌袋的堆高,其中,在溫度為18℃時,堆高為10層,溫度每降低1攝氏度,堆高減少兩層;
3)每周向菌袋噴灑濃度為20-40%的白醋溶液;
4)每天對菌袋內溫度進行三次檢測,當菌袋內溫度升高至30℃,調整菌袋在堆高中的位置,并對菌袋進行翻轉,使其溫度下降至30℃以下;
5)在菌袋溫度一直處在30℃以下的情況下,每周對菌袋進行一次位置調整。
進一步地,在步驟1)中溫度為20℃,濕度為60%。
進一步地,白醋溶液濃度為30%。
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所公開的平菇的發菌管理方法,科學合理,有效對平菇發菌過程中各參數進行科學設定,保證平菇的發菌質量,提高平菇產量。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平菇的發菌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菌袋放置在溫度18℃、濕度為55-65%條件下進行發菌,在發菌區域底面鋪設防潮層;
2)根據具體溫度不同,設定菌袋的堆高,在溫度為18℃時,堆高為10層;
3)每周向菌袋噴灑濃度為20%的白醋溶液;
4)每天對菌袋內溫度進行三次檢測,當菌袋內溫度升高至30℃,調整菌袋在堆高中的位置,并對菌袋進行翻轉,使其溫度下降至30℃以下;
5)在菌袋溫度一直處在30℃以下的情況下,每周對菌袋進行一次位置調整。
實施例2:
一種平菇的發菌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菌袋放置在溫度23℃、濕度為55-65%條件下進行發菌,在發菌區域底面鋪設防潮層;
2)根據具體溫度不同,設定菌袋的堆高,其中,在溫度為23℃時,堆高為2層,
3)每周向菌袋噴灑濃度為40%的白醋溶液;
4)每天對菌袋內溫度進行三次檢測,當菌袋內溫度升高至30℃,調整菌袋在堆高中的位置,并對菌袋進行翻轉,使其溫度下降至30℃以下;
5)在菌袋溫度一直處在30℃以下的情況下,每周對菌袋進行一次位置調整。
實施例3:
一種平菇的發菌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菌袋放置在溫度20℃、濕度為60%條件下進行發菌,在發菌區域底面鋪設防潮層;
2)根據具體溫度不同,設定菌袋的堆高,其中,在溫度為18℃時,堆高為10層,溫度每降低1攝氏度,堆高減少兩層;
3)每周向菌袋噴灑濃度為30%的白醋溶液;
4)每天對菌袋內溫度進行三次檢測,當菌袋內溫度升高至30℃,調整菌袋在堆高中的位置,并對菌袋進行翻轉,使其溫度下降至30℃以下;
5)在菌袋溫度一直處在30℃以下的情況下,每周對菌袋進行一次位置調整。
實施例4:
采用傳統方法進行平菇發菌,菌袋其他特征與實施例3相同,發菌率較實施例1-3中分別低5%,8%和10%。。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池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未經河池市農業科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5382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