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內燃機的氣門正時控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51453.2 | 申請日: | 2016-1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8882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26 |
| 發明(設計)人: | 李洪旭;韓奉勛;金在春;金炯翼;山田吉彥;片山學;鶴田誠次 | 申請(專利權)人: | 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01L1/344 | 分類號: | F01L1/344;F01L9/22;F01L9/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偉;郭海娜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燃機 氣門 正時 控制 裝置 | ||
1.一種內燃機的氣門正時控制裝置,包括:
驅動旋轉體,扭矩從曲軸傳遞至所述驅動旋轉體;
從動旋轉體,其固定至凸輪軸,扭矩從驅動旋轉體傳遞至所述從動旋轉體;
電動馬達,其設置在驅動旋轉體和從動旋轉體之間并且當向電動馬達施加電力時使驅動旋轉體和從動旋轉體相對旋轉;以及
減速機構,其使電動馬達的轉速減慢并且將減慢的轉速傳遞至從動旋轉體;
其中減速機構包括:
偏心旋轉軸,其接收電動馬達的扭矩并且偏心旋轉;
軸承部分,其設置在偏心旋轉軸的外周;
內齒形成部分,其整體設置在驅動旋轉體和從動旋轉體的至少一者處并且在內齒形成部分的內周設置多個內齒;
多個動力傳遞體,其以動力傳遞方式設置在軸承部分的外圈的外周表面和內齒形成部分的各個內齒之間,其中內齒的接合部分在周向方向上通過偏心旋轉軸的偏心旋轉而移動;以及
維持構件,其整體設置在驅動旋轉體和從動旋轉體的另一者處,分離各個動力傳遞體,并且允許各個動力傳遞體在徑向方向上移動,
其中在偏心旋轉軸的外周和軸承部分的內周的至少一者處形成凹陷部分,并且在凹陷部分處設置擠壓構件,所述擠壓構件允許動力傳遞體通過軸承部分在內齒的齒底表面方向上產生力,
其中擠壓構件包括以圓弧形形狀彎曲的葉片彈簧,
其中凹陷部分具有沿著縱向方向的長度,在該縱向方向上葉片彈簧的相對端部能夠自由伸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燃機的氣門正時控制裝置,其中擠壓構件的縱向方向上的相對端部接觸凹陷部分的底表面,并且圓弧形形狀的頂部接觸軸承部分的內圈的內周表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內燃機的氣門正時控制裝置,其中擠壓構件的相對端部以在徑向方向上向外的曲線形狀形成,并且具有曲線形狀的相對端部的下表面接觸凹陷部分的底表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燃機的氣門正時控制裝置,其中凹陷部分以平坦底部形狀形成。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內燃機的氣門正時控制裝置,其中凹陷部分在偏心旋轉軸的外周表面上以“D”切口形狀形成。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內燃機的氣門正時控制裝置,其中凹陷部分的寬度范圍為從軸承部分的內圈的寬度方向上的相對邊緣到內部。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燃機的氣門正時控制裝置,其中軸承部分包括介于軸承部分的內圈和外圈之間的滾珠。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燃機的氣門正時控制裝置,其中軸承部分包括滾針軸承,所述滾針軸承具有介于軸承部分的內圈和外圈之間的多個滾軸。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燃機的氣門正時控制裝置,其中凹陷部分在軸承部分的內圈的內周表面處形成。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燃機的氣門正時控制裝置,其中擠壓構件由金屬板材料形成,并且包括矩形板狀主體和曲線部分,其中矩形板狀主體的縱向方向上的相對端部在徑向方向的外側彎曲從而具有彎曲形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51453.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可變氣門打開持續時間系統及設有該系統的發動機
- 下一篇:閥正時控制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