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實現對車輛特征進行姿勢控制的方法和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51125.2 | 申請日: | 2016-1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1712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08 |
| 發明(設計)人: | 皮埃特·布托羅;斯蒂芬·羅納德·圖凱斯;詹姆斯·斯圖爾特·蘭金二世;陳一帆;格瑞·斯提芬·斯側姆羅;斯圖亞特·C·索爾特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特全球技術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6/037 | 分類號: | B60R16/037;G06F3/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銘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王秀君;魯恭誠 |
| 地址: | 美國密歇根***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實現 車輛 特征 進行 姿勢 控制 方法 系統 | ||
1.一種車輛姿勢系統,包括:
第一收發器,與控制第一車輛特征的第一車輛特征設置界面相關聯;
第二收發器,與控制第二車輛特征的第二車輛特征設置界面相關聯;和
處理器,與所述第一收發器和所述第二收發器通信并被配置為:
響應于在所述第一車輛特征設置界面處接收的用戶輸入,使無線裝置與所述第一車輛特征設置界面相關聯;
響應于在所述第二車輛特征設置界面處接收的用戶輸入,使無線裝置與所述第二車輛特征設置界面相關聯;
基于所述無線裝置與所述第一車輛特征設置界面和所述第二車輛特征設置界面中的每個的接近度,確定所述第一車輛特征還是所述第二車輛特征將被所述無線裝置控制;并且
基于接收到的與使用無線裝置做出的一個或更多個姿勢相關聯的數據來控制對確定的車輛特征的設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姿勢系統,其中,基于無線裝置位于所述第一車輛特征設置界面的預定距離內還是所述第二車輛特征設置界面的預定距離內來確定對所述第一車輛特征還是所述第二車輛特征進行控制,其中,處理器還被配置為:經由藍牙低功耗車載天線確定無線裝置的接近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姿勢系統,其中,所述一個或更多個姿勢與對確定的車輛特征的預定義的設置相關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姿勢系統,其中,第一車輛特征包括照明系統,其中,處理器還被配置為:響應于接收到的數據與包括向上運動和向下運動中的至少一種的一個或更多個姿勢相關聯,控制照明系統。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姿勢系統,其中,基于所述無線裝置在所述第一車輛特征設置界面的預定距離內還是所述第二車輛特征設置界面的預定距離內,相同的姿勢與不同的特征控制相關聯。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姿勢系統,其中,第二車輛特征包括氣候系統,其中,處理器還被配置為:響應于接收到的數據與包括向上運動和向下運動中的至少一種的一個或更多個姿勢相關聯,控制氣候系統。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姿勢系統,其中,第一車輛特征和第二車輛特征分別是氣候系統、座椅系統、導航系統和無線電系統中的至少一種。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姿勢系統,其中,所述第一車輛特征設置界面和所述第二車輛特征設置界面是用戶界面屏幕、旋鈕、按鈕、軟鍵按鈕和硬鍵按鈕中的至少一種。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姿勢系統,其中,所述無線裝置是智能電話、智能手表、腕式可穿戴裝置和指環式可穿戴裝置中的至少一種。
10.一種對車輛特征進行姿勢控制的方法,包括:
基于在與車輛特征相關聯的用戶界面處接收的輸入,經由處理器接收使用無線裝置控制車輛特征的請求;
基于控制車輛特征的請求搜索無線裝置;以及
如果確定無線裝置在用戶界面的預定距離內,則使所述無線裝置能夠使用由所述無線裝置執行的姿勢來控制車輛特征,所述姿勢是所述無線裝置自身的預定義運動。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還包括:基于藍牙低功耗車載天線檢測無線裝置的接近度;以及,如果所述接近度在與車輛特征相關聯的用戶界面的預定距離內,則基于無線裝置處的姿勢來控制車輛特征的設置。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車輛特征包括照明系統,所述方法還包括:基于包括向上運動和向下運動中的至少一種的姿勢來控制與照明系統的光亮度相關聯的設置。
13.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所述車輛特征為氣候系統,所述方法還包括:基于包括向上運動和向下運動中的至少一種的姿勢來控制與氣候系統的溫度值相關聯的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特全球技術公司,未經福特全球技術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5112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戶輸入行為錄制和回放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行動智能終端錄像系統及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