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鋰離子電池極片的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050489.9 | 申請日: | 2016-1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846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劉熙林;劉春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4/1393 | 分類號: | H01M4/1393;H01M4/1397;H01M4/6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鋰離子電池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鋰離子電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鋰離子電池極片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鋰離子電池極片的涂布方式主要分為連續式涂布和間隙式涂布,連續式涂布中,為了考慮極耳位置的引出,涂布時集流體需預留一定的空箔位置,且后期還需對預留的空箔進行切割或揉平處理后,再進行極耳的焊接,造成集流體的浪費,加工較為復雜且成本較高;間隙式涂布則需預留出整個極片寬度長的極耳位置,而實際極耳與極片焊接所需面積遠小于涂布所預留的面積,集流體未能實現充分利用,造成電池能量密度的損失。另外,間隙式涂布相比于連續式涂布生產效率偏低。
鑒于此,實有必要提供一種鋰離子電池極片的制作方法以克服以上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集流體利用率高、生產效率高的鋰離子電池極片的制作方法,應用本發明提供的方法所制備的電池極片,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高。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鋰離子電池極片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提供集流體,并在集流體上預設極耳焊接區域;
步驟二:提供與極耳焊接區域面積相同的發泡膠紙;
步驟三:將步驟二中的發泡膠紙粘貼于步驟一中的焊接區域上,制得復合集流體;
步驟四:采用連續涂布方式,在步驟三所制得的復合集流體上涂布電極活性材料,在一定溫度下烘烤直至發泡膠紙發生發泡,發泡膠紙的粘附力失效;
步驟五:去除極耳焊接區域的發泡膠紙及電極活性材料。
在一個優選實施方式中,還進一步包括步驟六:提供極耳,將極耳焊接于極耳焊接區域。
在一個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步驟一中的集流體為銅箔。
在一個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步驟四中的電極活性材料為負極活性材料,所述負極活性材料由石墨:SP:CMC:SBR=95.2:1.5:1.3:2的質量比混合制成。
在一個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步驟一中的集流體為鋁箔。
在一個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步驟四中的電極活性材料為正極活性材料,所述正極活性材料由LiFePO4:SP:KS-6:PVDF=95:1.5:1:2.5的質量比混合制成。
在一個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步驟二中的發泡膠紙為聚丙烯酸酯類發泡膠紙或聚偏氟乙烯酯類發泡膠紙。
在一個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步驟五中去除焊接區域的電極活性材料的方法為自動毛刷或鼓風。
相比于現有技術,本發明提供的鋰離子電池極片的制作方法,在極耳與集流體的焊接區域預先粘貼發泡膠紙,并采用連續涂布方式,在復合集流體上涂布電極活性材料,烘烤后,發泡紙發泡,粘附力失效,經一定的方法即可去除焊接區域的發泡紙及電極活性材料,如此,集流體的利用率增大,電池的能量密度升高且生產效率提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對比例所制備的電池極片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所制備的電池極片的集流體的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所制備的電池極片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技術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本說明書中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僅是為了解釋本發明,并不是為了限定本發明。
本發明提供一種鋰離子電池極片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提供集流體,并在集流體上預設極耳焊接區域;
步驟二:提供與極耳焊接區域面積相同的發泡膠紙;
步驟三:將步驟二中的發泡膠紙粘貼于步驟一中的焊接區域上,制得復合集流體;
步驟四:采用連續涂布方式,在步驟三所制得的復合集流體上涂布電極活性材料,在一定溫度下烘烤直至發泡膠紙發生發泡,發泡膠紙的粘附力失效;
步驟五:去除極耳焊接區域的發泡膠紙及電極活性材料。
本發明提供的鋰離子電池極片的制作方法,還進一步包括步驟六:提供極耳,將極耳焊接于極耳焊接區域。
具體的,所述步驟一中的集流體為銅箔。所述步驟四中的電極活性材料為負極活性材料,所述負極活性材料由石墨:SP:CMC:SBR=95.2:1.5:1.3:2的質量比混合制成。此時,制得的極片為負極極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5048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