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快裝、適配的異形軌及搭接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50226.8 | 申請日: | 2016-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7191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10-27 |
| 發明(設計)人: | 宋旸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發源地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M11/42 | 分類號: | F16M11/42;H01R41/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金凱 |
| 地址: | 231131 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雙鳳經濟***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異形 搭接件 | ||
一種快裝、適配的異形軌及搭接件,由異形軌、搭接件構成。異形軌截面上部兩端分別為尺寸相同的矩形,兩矩形外側各加工有凹槽,中段為倒‘M’形;截面中部頂端有帶臺階的凹槽,截面中部下段有突出的凹槽,中部下端通過圓弧與截面下部兩斜線相連;異形軌截面下部兩端為矩形凸臺,兩凸臺底面直線相連,兩凸臺外側各加工有凹槽。各種搭接件通過緊固件與異形軌裝配,可搭載不同的元器件、零部件、附加裝備,在不同場合、為實現不同功能,可以拼裝成不同組合的運行導軌。
技術領域
一種快裝、適配的異形軌及搭接件。本裝置屬于機械結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已知的移動軌道機,其軌道用多節型材連接而成,特別如ZL 201320883851.6及類似的發明,因用型材彎制成主軌難以引導軌道機的運行狀態,故在主軌下部兩平面上固連兩條彈性導軌。這種軌道取材于市售型材和彈性膠條,強度高、可以彎制,解決了一些同類設備不足之處,提升了原軌道機的性能和應用范圍。但該類軌道存在以下缺憾:一 該發明安裝需現場配鉆大量的孔,這不但加大了工作量、提升了成本,安裝精度無法保證,也增加了負重作業的危險性和難度,如現場無電源則該工作就難以進行。
二 原軌道連接件較多,對安裝這個極其重要的環節未提出有效改進方案。三 軌道上配裝的彈性膠條跑道存在著粘接不可靠、機械組裝為了防止扭曲要附加擋條,長期使用會變形、老化,現場鉆孔工作量大。四 傳輸電源、信號用的滑觸線是整根的,與軌道的連接必須現場配鉆安裝,由于距離長,在工字型材上無定位裝置,安裝很難保證直線度及位置公差,影響了整體質量;安裝時必需多人配合,操作繁瑣、難度大、成本高。五 隨軌道移動設備應用市場的擴大,軌道機的使用環境、運動狀態日趨復雜,搭載配件五花八門,簡單型材組成的軌道無法適配變化多端的元器件、零部件及附加裝備。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設計出一種快裝、適配的異形軌及搭接件。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快裝、適配的異形軌及搭接件:異形軌截面上部形狀為兩矩形凸臺與倒‘M’形組合,兩凸臺外側各加工有貫穿全長的凹槽,兩凸臺下面通過帶臺階的凹槽與截面中部相連;截面中部下段兩側分別加工有突出的凹槽、中部下端通過圓弧與截面下部兩斜線相連;異形軌截面下部兩端為矩形凸臺,兩凸臺底面直線相連,兩凸臺外側各加工有貫穿全長的凹槽;搭接件形狀各異:本案例舉了各種多孔的直角形長條搭接件,多孔的矩形搭接件;異形軌可以制成直線形,也可以彎制成曲線形;在多段異形軌兩側四處凹槽內,緊固穿有適配螺釘的搭接件,可將其組裝成一條引導和承載軌道機運動的直線形導軌或曲線形導軌:各種搭接件通過緊固件與異形軌適配,可搭載不同的元器件、零部件、附加裝備;由此本設計提供了一種快裝、適配的異形軌及搭接件,有機參與、構成軌道機體系,為軌道機實現多維運動、實現拼裝模塊化演變、衍生擴展新功能提供了基礎條件。
上述異形軌采用鋁合金材質,其截面的上部兩端分別為尺寸相同的矩形,兩矩形外側各加工有凹槽,凹槽貫穿于異形軌全長上;中段為倒‘M’形,以此形成中部厚,與兩矩形相接處薄的懸臂梁構架,既省料又保證了強度,異形軌上部兩矩形外側長凹槽的任一位置,既能直接裝配零部件,也可通過螺釘適配各種裝有不同機件的搭接件。
上述異形軌上部兩矩形外側長凹槽與搭接件配合,可將多段異形軌組成直線導軌或曲線形導軌,組合后的導軌可吊裝或壁裝:第一段異形軌配裝四只搭接件,其中兩只搭接件下端各孔中心連線應與該段異形軌起始端上部凹槽中線重合,分別配裝螺釘將兩者緊固,另兩只搭接件僅一半覆蓋在異形軌末端兩側,且重合覆蓋的下半邊孔中心連線與異形軌上部凹槽中線重合,隨之取適配螺釘把兩者緊固;
導軌中部的各段異形軌,每段配兩只搭接件,每段兩只搭接件僅一半覆蓋在中部各段異形軌的末端兩側,重合覆蓋的下半邊孔中心連線與異形軌上部凹槽中線重合,同樣配裝螺釘把兩者緊固;
末段異形軌配裝兩只搭接件,兩只搭接件下端各孔中心連線應與該段異形軌終端上部凹槽中線重合,分別配裝螺釘將兩者緊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發源地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未經合肥發源地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5022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