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檸檬酸酯和大豆油合成的大分子量、多支化生物質增塑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48492.7 | 申請日: | 2016-1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5113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16 |
| 發明(設計)人: | 單玉華;劉入強;單煒韜;王超;封東廷;毛翠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大學;常州善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27/06 | 分類號: | C08L27/06;C08L9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3164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大豆油 檸檬酸酯 生物質增塑劑 大分子量 合成 增塑劑 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 合成材料 催化醚化 合成產物 綠色環保 使用性能 增塑作用 揮發性 傳統的 遷移性 耐水 增塑 支化 制備 無毒 抽出 安全 | ||
本發明屬于合成材料增塑劑領域,是一種生物質增塑劑的合成方法。以檸檬酸酯和大豆油為原料,通過催化醚化反應,合成一種新的大分子量、多支化的檸檬酸酯大豆油醚生物質增塑劑,平均分子量約為2075~3500g/mol。這類物質較傳統的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具有安全無毒、綠色環保、遷移性低、揮發性小和耐水/油抽出的特性,從而增塑作用持久,使得經本發明所合成產物增塑的PVC制品具有長久的使用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合成材料增塑劑領域,是一種生物質增塑劑的合成方法。具體地說是涉及檸檬酸酯與含不飽和雙鍵油酯進行化學反應,合成大分子生物質增塑劑。
技術背景
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因其含有芳香環,不易生物降解,同時有致癌的可能性,歐盟先后出臺多個法案和指令,嚴格限制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用于食品包裝、醫療用品和兒童玩具及其他與人體密切接觸的聚氯乙烯(以下稱PVC)制品中,因此開發和生產綠色環保增塑劑勢在必行。
環氧大豆油一直作為一種無毒環保的生物質增塑劑,廣泛用于聚氯乙烯的增塑劑兼穩定劑,它具有良好的耐光性、耐熱性、柔韌性,且揮發性低、無毒,但環氧大豆油與PVC相容性差,很容易從制品中析出(冒油),使產品易變硬變脆。檸檬酸酯類增塑劑是一種安全無毒的綠色環保增塑劑,具有與塑料相容性好,增速效率高,揮發性小等優點,廣泛應用于醫藥、食品包裝、日化等行業,是國內外替代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的首選。但是檸檬酸酯類增塑劑容易遷移析出,最終造成材料的耐久性能差。提高增塑劑的分子量和支化度是一種可行的阻止其遷移的方法。
設計大分子量和高支化度分子結構的增塑劑,則具有遷移性低、揮發性小和耐水/油抽出的性能,從而具有耐久的增塑作用,使得所增塑的制品具有長久的使用性能。基于生物質原料制備這樣分子結構的增塑劑是理想的解決方案。
中國專利申請201610204615中提出將蓖麻油酸在高溫下聚合,得到分子量為3000-5000的均聚物,是具有較好耐久性的增塑劑,但產品合成過程復雜,產品顏色為棕黑色,應用范圍有限,不宜用于一般生活制品。
中國專利申請201410201350中提出先以一元酸與二元醇酯化合成的含羥基醇酯,再以所得到的含羥基醇酯與檸檬酸進行酯化反應,合成相對分子量500-2000的檸檬酸酯。該申請中所述一元酸為醋酸、丙酸丁酸、戊酸及己酸,所述的二元醇是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二甘醇、三甘醇、二丙二醇等。這些原料基本上是基于化石原料的石化產品,相當程度地抵消了檸檬酸作為生物質增塑劑的特性和優點。
發明的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以檸檬酸酯和大豆油為原料,通過催化醚化反應,合成一種新的大分子量、多支化的檸檬酸酯大豆油醚生物質增塑劑,平均分子量約為2075~3500g/mol。它具有耐久的增塑作用,使得所增塑的PVC制品具有長久的使用性能。檸檬酸酯醚化大豆油的合成原理如下圖1所示。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用檸檬酸酯與含不飽和雙鍵的大豆油,按一定的摩爾配比、在催化劑作用下,使檸檬酸酯分子中的自由羥基與大豆油中的不飽和雙鍵在一定的條件下進行加成醚化反應,使檸檬酸酯分子與大豆油分子通過醚鍵的形成而得到大分子量、多支化的檸檬酸酯大豆油醚生物質增塑劑,化學反應原理見圖1。
作為優選,所述的檸檬酸酯可以是檸檬酸的三乙酯,也可以是檸檬酸的三丁酯,還可以是檸檬酸的三辛酯。
作為優選,所述的含不飽和雙鍵的大豆油,其重要特征指標是以碘值表示的不飽和雙鍵含量,本發明中大豆油碘值范圍是120~140gI2/100g大豆油。
作為優選,所述的檸檬酸酯與大豆油的配比是根據大豆油中不飽和雙鍵含量而定。投料控制:檸檬酸酯:大豆油中不飽和雙鍵=1.0~1.3(摩爾比)。
作為優選,所述的催化劑是酸類物質??梢允荓酸類,如:三氟化硼絡合物、三氯化鋁;也可以是B酸類,如:硫酸、甲磺酸、磷鎢酸、大孔強酸性磺基樹脂。催化劑用量為反應物料重量的0.3~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大學;常州善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常州大學;常州善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4849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強度水泥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劍麻增強聚酯母粒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