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信噪比未知條件下的AI-PHD濾波器多目標跟蹤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47447.X | 申請日: | 2016-1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7235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29 |
| 發明(設計)人: | 譚順成;王國宏;賈舒宜;王娜 | 申請(專利權)人: | 譚順成 |
| 主分類號: | G01S13/72 | 分類號: | G01S13/72;G01S7/41 |
| 代理公司: | 煙臺上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劉志毅 |
| 地址: | 264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未知 條件下 ai phd 濾波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信噪比未知條件下的AI?PHD濾波器多目標跟蹤方法,屬于雷達數據處理領域。基于PHD濾波的多目標跟蹤方法存在沒有充分利用目標量測信息,不能對目標RCS進行估計,以及難以適應密集雜波環境等問題。本發明提出的信噪比未知條件下的AI?PHD濾波器立足于解決此類問題。本發明通過在PHD濾波的基礎上結合目標的幅度信息,利用粒子濾波易于擴展的特點,在目標狀態向量中引入和目標RSC有關的信噪比變量,在目標個數和目標狀態估計的同時對目標RCS進行估計,其計算量隨量測個數的增加線性增長,尤其適應于密集雜波環境下的多目標跟蹤,克服了一般的PHD濾波器的局限性,因此具有較強的工程應用價值和推廣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雷達數據處理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多目標跟蹤濾波方法,適應于回波起伏模型下雷達對多目標的跟蹤。
背景技術
多目標跟蹤是當前雷達目標跟蹤領域的難點問題之一。在密集雜波的情況下,一方面,由于目標的出現和消失具有隨機性,目標的個數往往是時變且未知的;另一方面,受雜波和噪聲的干擾,數據關聯和檢測具有不確定性,量測的個數也具有隨機性。在這種情況下利用雷達對多目標進行跟蹤,需要從個數時變的量測中估計出目標個數不確定的各目標狀態,因此密集雜波環境下的多目標跟蹤尤為困難。如何充分利用各種量測信息,實現密集雜波環境下雷達對多目標的有效跟蹤,對提高雷達的探測跟蹤性能具有重要意義。目前的多目標跟蹤算法主要有聯合概率數據互聯(JPDA)濾波、多假設跟蹤(MHT)濾波以及概率假設密度(PHD)濾波等,其中基于PHD的多目標跟蹤方法由于算法復雜度低,計算量隨量測個數線性增長,能夠同時對目標個數和目標狀態進行估計等優點,在多目標跟蹤領域受到廣泛關注。該方法主要通過以下步驟實現:
(1)濾波器初始化;
(2)粒子集預測;
(3)粒子集更新;
(4)目標個數和目標狀態估計。
基于PHD濾波的多目標跟蹤具有兩個缺陷:(1)沒有利用目標的幅值信息,造成有用量測信息的丟失,難以適應密集雜波環境;(2)不能對目標的RCS進行估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信噪比未知條件下的AI-PHD濾波器多目標跟蹤方法,解決一般的PHD濾波沒有充分利用目標量測信息,不能對目標RCS進行估計,以及難以適應密集雜波環境等問題。
本發明提出的信噪比未知條件下的AI-PHD濾波器多目標跟蹤方法的技術方案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變量初始化
(1)K為總仿真時間,T為雷達采樣間隔;
(2)γ0為目標出現初始數,L0為代表一個目標所需要的粒子數,J0為搜索新目標時賦予每一個量測的粒子數;
(3)SNRmin為目標可能的最小信噪比,SNRmax為目標可能的最大信噪比,為虛警概率,τ為虛警概率對應的檢測門限;
(4)γ0(x)為目標出現初始分布,κk(z)為雜波分布;
(5)為擴展過程噪聲協方差,為擴展量測噪聲協方差;
(6)C0為群聚類的約束值;
步驟2:令k=0,進行濾波器的初始化,得到初始粒子集具體為對任意i∈{1,2,…,L0}
(1)根據目標出現初始分布γ0(x)生成粒子其中包含目標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符號T表示轉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譚順成,未經譚順成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4744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