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超長超厚大體積混凝土基礎的分層連續澆筑方式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46259.5 | 申請日: | 2016-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5935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04 |
| 發明(設計)人: | 胡曉斌;韓大富;吳延;胡長明;梅源;葉仁瑞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建工集團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2D15/02 | 分類號: | E02D15/02 |
| 代理公司: | 61216 西安恒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 代理人: | 李鄭建 |
| 地址: | 710003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澆筑 連續澆筑 標高 后澆帶 分層 施工 厚大體積混凝土 繁瑣步驟 工程基礎 后期處理 支撐架 超厚 留置 泌水 斜向 振搗 分段 裂縫 中和 基地 | ||
1.一種超長超厚大體積混凝土基礎的分層連續澆筑方式,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如下:
(1)準備工作完成后,在基礎澆筑前采用6m*6m間距立鋼筋,鋼筋直徑為Φ25mm,并與鋼筋支架槽鋼主梁焊接牢固,在鋼筋上打0.5m標高,進行控制混凝土表面標高;
(2)針對基地標高的實際情況進行斜向分層連續澆筑,先澆筑塔樓基礎底板至標高與裙樓區域的設計標高相同后再進行全面澆筑,采用分層的澆筑方法澆筑至每層標高面,每層混凝土的澆筑需要保證連續一次性澆筑完成,兩層混凝土之間的澆筑時間差不大于9h;
步驟(2)中的分層澆筑,針對電梯井基坑部位,厚度達到6600mm,為基礎整體厚度最大的部位,較易產生裂縫,需要在筏板全面澆筑前12小時提前進行混凝土的澆筑,并進行充分的振搗;
步驟(2)中的連續澆筑,每層需要澆筑的面積為76500mm×69100mm,不留置后澆帶一次性完成,總體澆筑量在14300m3;
(3)采用斜面分段分層踏步式澆搗方法,分層澆搗使新混凝土沿斜坡流一次到頂,使混凝土充分散熱,在第一次振搗之后20-30分鐘后進行第二次復振;
(4)大流動性混凝土在澆筑和振搗過程中,大部分上涌的泌水和浮漿順混凝土坡面流到坑底,并匯集到澆筑方向的一側,由軟軸抽水機抽走泌水;
(5)澆筑過程中采用預埋的溫度、應力監測設備,對大體積混凝土進行溫度和應力的監測,并結合數據采用動態養護措施進行裂縫控制;
其中,混凝土澆筑采用泵送方式進行,由于泵送澆筑方式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漿較厚,在混凝土澆筑到頂面后,及時把水泥漿趕至基礎筏板外側收集處理,初步按標高刮平,用木抹子反復搓平壓實,使混凝土硬化過程初期產生的收縮裂縫在塑性階段就予以封閉填補,以防止混凝土表面裂縫的形成;
其中,控制混凝土標高的鋼筋,由于工程底板施工面積大,底板標高多變,導致鋼筋支架規格及分布種類較多,采用型鋼支撐體系;
其中,所述的型鋼支撐體系,根據底板配筋設計,底板厚度為3000mm時,中間需附加一層14@200的雙向鋼筋網片,針對此層鋼筋的支撐,需采用L50*5的角鋼橫縱連接,間距2000*2000mm布置,以滿足本層鋼筋的支撐要求;
其中,步驟(4)中的泌水處理,當混凝土大坡面的坡腳接近頂端模板時,繼續進行澆筑,隨時采用抽水泵進行排水,并于模板頂部側面留設泌水孔,將無法抽離的泌水通過空洞排出,再從基礎外側倒流至集水坑內由水泵排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建工集團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未經陜西建工集團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46259.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InAlGaN系列合金材料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扇頭及無葉風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