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抗菌防護膜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046107.5 | 申請日: | 2016-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789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9 |
| 發明(設計)人: | 王開利;任曉雪;高翠;李木子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賽特瑞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9/70 | 分類號: | A61K9/70;A61K47/32;A61K36/87;A61K36/896;A61K36/886;A61K36/736;A61K36/16;A61K36/62;A61K36/815;A61P31/02;A61K33/42;A61K33/38;A61K31/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鞏克棟;侯桂麗 |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抗菌 防護膜 殺菌效果 制備 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 流行性傳染病 人體皮膚表面 大腸桿菌 肝炎病毒 白色念珠菌 化膿性球菌 植物提取劑 保濕效果 超級細菌 防護薄膜 復合離子 抗菌材料 臉部皮膚 人體皮膚 細菌芽孢 防腐劑 保濕劑 成膜劑 軍團菌 納米銀 噴涂于 清涼劑 貼合度 增稠劑 增溶劑 手部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抗菌防護膜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所述抗菌防護膜中各組分及其含量為:復合離子抗菌材料5~90g/L、成膜劑5~90g/L、增稠劑5~90g/L、保濕劑5~90g/L、納米銀1~5g/L、植物提取劑1~10g/L、防腐劑1~10g/L、增溶劑1~10g/L和清涼劑1~10g/L,余量為水。所述抗菌防護膜可以噴涂于人體皮膚表面(尤其是手部與臉部皮膚)形成防護薄膜,其與人體皮膚貼合度好,在保持良好保濕效果的同時,又具有持續的抗菌殺菌效果,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超級細菌代表菌)、大腸桿菌、軍團菌、化膿性球菌、肝炎病毒以及白色念珠菌和各類流行性傳染病及細菌芽孢等具有較強的殺菌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用制劑領域,涉及一種抗菌防護膜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尤其涉及一種噴涂于人體皮膚表面的抗菌防護膜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術
近年來,由于抗生素的濫用,導致超級細菌的出現,目前MRSA(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已成為全球發生率最高的醫院內感染病原菌之一,MRSA感染被列為世界3大最難解決的感染性疾病(MRSA、乙肝、HIV感染)首位。
細菌耐藥性問題已經非常嚴重。在發達國家,每年有5%~10%的住院病人發生過一次或更多的感染。美國每年發生醫院感染的患者約為200萬,死亡90000人,經濟損失達45億~57億美元。在發展中國家,發生醫院感染的危險要高出發達國家2倍~20倍。中國醫院感染發生率為6%左右,但漏報率很高,可達50%以上。2007年美國《美國醫學會雜志》周刊刊登1份政府調查報告說,每年預計有超過9萬人嚴重感染MRSA。荷蘭國家公共衛生及環境研究所指出,全球可能有多達5300萬人帶有致命的超級病菌MRSA。2010年,統計顯示,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確認感染“超級細菌”的病例已達150例,英國也有70例,此外歐洲的奧地利、比利時、德國、荷蘭、挪威、瑞典和法國,北美的加拿大和美國,非洲的肯尼亞,亞洲的日本和新加坡等國都有數量不等的確認病例。據不完全統計,日本、巴西和英國已分別因它致死27人、18人、5人。2010年10月26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通報三起感染超級耐藥致病細菌病例,其中死亡1例。2014年CHINET(中國細菌耐藥性監測)對國內18家大型醫院的調查,超級細菌牢牢占據著臨床細菌感染的前六位,且細菌的耐藥性逐年上漲,最高已達80%以上。2015年4月英國政府在最新《全國緊急事務風險清單》報告中指出,由于醫生使用抗生素不當,可能出現多種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的“超級細菌”。一旦當地爆發大規模涉及“超級細菌”的血液感染事件,將會有二十萬人受影響,當中會有約八萬人“可能死亡”。2016年5月,英國一份權威研究報告指出,要是世界各國不就抗生素濫用等問題緊急采取行動,到2050年,所謂的“超級細菌”將每三秒中導致一名病人死亡。2016年7月,具《新京報》報道,巴西里約聯邦大學微生物學院近日發布一份報告稱,科研人員在經過一年取樣檢測后發現,在里約熱內盧5處海灘的水域存在“超級細菌”,這類細菌可引發多種疾病,特別是免疫力差的人群容易受到感染,這無疑給即將舉辦的里約奧運會蒙上了一層陰影。2016年7月,美國發現第二例攜帶含基因MCR-1的“超級細菌”病例,這個基因會使細菌對被稱為抗生素中“最后一道防線”的多粘菌素產生耐藥性。這些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消息,更是讓人們對生態環境和微生物環境的惡化給地球和人類健康帶來的危險表示擔憂。
手部和臉部是人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最容易接觸污染源(包括細菌和病毒等)的暴露部位,許多疾病都是經過手部、臉部傳染給人體的。勤洗手洗臉是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預防措施,但是通過頻繁洗手洗臉減少傳染疾病的方式是不切實際的。例如,為防超級細菌MRSA的傳染,有專家曾建議人們每兩小時洗一次手,每次洗至少2分鐘,還要分步驟清洗,洗完手心洗手背,手指正面和側面洗到位,然后用面巾紙擦干,再用面巾紙墊手指擰緊水龍頭。如此復雜的程序在人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難以實現。
目前,外出人群處于公共場所時(如乘坐高鐵、飛機、輪船、地鐵或汽車,以及去醫院就醫等,手部不可避免的與外界接觸,但這些場所正是超級細菌滋生之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賽特瑞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北京賽特瑞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4610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抗腫瘤多肽納米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 下一篇:一種外用丹參凝膠貼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