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營養豐富的杏鮑菇栽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044835.2 | 申請日: | 2016-1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133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0 |
| 發明(設計)人: | 唐修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潁上縣唐垛湖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04 | 分類號: | A01G1/04;C05G3/00;C12N1/14;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4112 | 代理人: | 方崢 |
| 地址: | 2362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營養 豐富 杏鮑菇 栽培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營養豐富的杏鮑菇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食用菌產業迅猛發展,食用菌的栽培兩在不斷增長,因而對栽培原料的需求日趨增大。在食用菌代料栽培技術中,傳統栽培原料主要有棉籽、甘蔗渣、雜木屑、作物秸稈等。隨著人們對這些原材料綜合利用的技術日益成熟,這些原料的用途也更為廣泛,如木屑用于加工合成板材,甘蔗渣用于造紙等,這就提高了食用菌生產成本,無形中增加了食用菌生產企業的壓力,因此研究與開發食用菌新型栽培原料,降低成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國是板栗種植的大國,在板栗種植區,每年采收板栗之后都會產生大量的下腳料—板栗苞殼。當前人們對板栗苞殼的綜合利用研究與開發,大多都集中在固型炭生產、栲膠以及天然色素提取等方面,由于板栗苞殼含有碳、氮和礦物質等成分,可提供食用菌生長發育必需的基本營養。
覃寶山在《板栗苞殼栽培杏鮑菇的試驗》一文中以板栗苞殼為主要碳源物質,以稻草、雜樹葉、板栗葉和桑枝屑等為輔助碳源物質,以米糠為氮源物質,設置10個處理進行杏鮑菇栽培試驗,從菌絲生長狀況、生長周期、子實體性狀特征、生物學效率和菇的商品性狀等方面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表明:利用板栗苞殼與板栗葉栽培杏鮑菇是可行的,單獨以板栗苞殼為碳源物質或者在板栗苞殼中添加適量的稻草、雜樹葉、板栗葉和桑枝屑等物質,均可獲得較好的栽培效果。但是板栗苞殼中的丹寧較多,再進行對平菇和秀珍菇進行栽培時,培養產量不高,而且苞殼大小必需適宜,太小培養基的通透性不夠,易滋生細菌,太大容易戳破塑料膜,導致溫濕度不夠,影響食用菌的產量,并且上文中的試驗用量較少,而且僅是作為杏鮑菇的培養料,所以必須將板栗苞殼做進一步的加工滿足多重食用菌的培養需求,讓板栗苞殼得到合理的利用,杜絕資源浪費,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就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營養豐富的杏鮑菇栽培方法。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營養豐富的杏鮑菇栽培方法,包括以下具體步驟:
(1)食用菌母種的分離和培養:
將馬鈴薯去皮切片、爛香蕉去皮切片放入鍋中,按照質量體積比1g:5ml加入去離子水將馬鈴薯煮至熟而不爛,濾去殘渣,濾液放回鍋中,加入瓊脂、蔗糖、活性炭和蛋白胨,充分攪拌溶解后加入適量的去離子水,趁熱分裝于試管中,置于高壓滅菌鍋中于121℃滅菌30min,冷卻后取出擺成斜面,然后在無菌操作臺中將食用菌組織接種在培養基上,在20-30℃的溫度下培養,直到菌絲長滿培養基斜面,即獲得食用菌母種,再經擴繁到所要的數量即為一級種;
所述母種培養基配方為:馬鈴薯混合汁200-220g/L、瓊脂12-15g/L、蔗糖20-25g/L、蛋白胨5-7g/L、活性炭0.3-0.5g/L,加水至1000mL;
(2)液體種培養基的配制和培養:
將板栗苞殼用粉碎機粉碎過60目篩,然后與去離子水按照質量比1:15混合在水浴溫度100℃下熬煮2h,濾去殘渣,將玉米粉和麥麩按照質量比3:2加到去離子水中煮沸30-40min,濾去殘渣,合并濾液并加入酵母粉、葡萄糖、硫酸鎂、磷酸二氫鉀和維生素B1片兩片,充分攪拌溶解后加入適量的去離子水,趁熱分裝于容器中,然后置于高壓滅菌鍋中于121℃滅菌40min,冷卻至室溫后備用;用一級菌種按照0.2mm?0.2mm大小在無菌操作臺上接種到液體培養基中,置于25℃的搖床中以180r/min進行培養,直到菌絲球長滿80%的培養基時,即可對固體培養料進行接種;
所述液體培養基配方為:玉米粉混合汁160-200g/L、板栗苞殼40-50g/L、酵母粉5-8g/L、葡萄糖20-25g/L、硫酸鎂0.5-0.8g/L、磷酸二氫鉀1-1.4g/L、維生素B1片兩片/L,加水至1000mL;
(3)栽培出菇:
a、將板栗苞殼粉碎過60目篩,按照重量比一分為二,其中一份加到去離子水中煎煮2h,固液分離,將濾渣烘干后備用,將香蕉桿切成20cm大小,和濾渣、剩余的板栗苞殼分別浸泡于3%的石灰水中24h,取出瀝干后和板栗苞殼提取液、玉米芯、乳酸、米糠、石膏和中藥廢渣按照二次發酵法處理,前發酵18天,共翻堆4次,然后覆膜發酵,60℃下保持10h,50℃下保持4天,發酵結束后使培養料的含水量在60-65%之間,pH值為7-7.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潁上縣唐垛湖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潁上縣唐垛湖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4483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