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提高草菇產量的栽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043175.6 | 申請日: | 2016-1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882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易蘭 | 申請(專利權)人: | 鳳臺縣蘭韻食用菌專業合作社 |
| 主分類號: | C05G3/00 | 分類號: | C05G3/00;A01G1/04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 地址: | 2321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高 草菇 產量 栽培 方法 | ||
1.一種提高草菇產量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備制成:甘蔗渣40-50、棉籽殼10-20、麩皮4-5、牛糞3-3.5、碳酸鈣0.5-0.7、過磷酸鈣0.5-0.6、石膏1.5-2、納米氧化石墨片3-5、氯化鐵14-16、醋酸鈉28-30、酸性纖維素酶0.4-0.6、中性纖維素酶0.4-0.6、半纖維素酶0.2-0.4、石灰水適量、三(羥甲基)氨基甲烷適量、鹽酸適量、多巴胺適量、無水乙醇適量、蒸餾水適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提高草菇產量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具體步驟制成:
(1)將納米氧化石墨片按照固液比0.1:30分散于乙二醇中,快速攪拌下于500W下超聲處理1-1.5h,然后加入氯化鐵和醋酸鈉使之完全溶解,然后將混合液轉移至聚四氟乙烯套管中,在高壓釜中200℃條件下反應8h,反應結束后,坑卻至室溫,利用磁分離的方法對產物進行分離,然后用蒸餾水和無水乙醇進行多次洗滌,并置于真空干燥箱中40℃下干燥至恒重;
(2)將三(羥甲基)氨基甲烷加到鹽酸溶液中制成10mmol/L的濃度,pH調節成8-8.5,按照體積質量比ml:mg2:5加入步驟(1)制備的產物,超聲分散30-45min,然后加入2mg/ml的多巴胺鹽酸溶液,于常溫下攪拌3-4h,反應完成后,對產品進行磁分離,用無水乙醇洗滌數次,在真空干燥箱中于40℃下干燥7-8h;
(3)將酸性纖維素酶、中性纖維素酶和半纖維素酶分別用蒸餾水稀釋成質量濃度為0.5%、0.5%和0.25%的溶液,將步驟(2)制備的產物分別加到酶制劑溶液中,在30℃轉速為120rpm的搖床內反應4-5h,反應結束后用永久磁鐵分離,用蒸餾水洗滌多次后室溫自然干燥備用;
(4)將甘蔗渣和棉籽殼粉碎成60目大小,牛糞加入適量的蒸餾水濕潤堆1天,在300高斯以上的磁場下,將甘蔗渣和棉籽殼的混合物加入蒸餾水預濕,擠干水分后浸泡于3%的石灰水中24h,瀝干后加入步驟(3)制備的產物用薄膜覆蓋,自然堆漚發酵2天,控制培養料含水量為65-68%,然后和麩皮、牛糞、碳酸鈣、過磷酸鈣和石膏拌勻后搬上床架,培養料的厚度為10-12cm,蓋上薄膜,待料溫升至70℃時,經10-12h后翻堆進行巴氏消毒,翻堆后料溫再次達到65℃時再經10h后播種,此時控制培養料的含水量在70-75%之間,pH值為7.5-8;
(5)當步驟(4)制備的培養料料溫降至38℃時接種草菇菌種,將菌種均勻的撒在培養料上,接種量以覆蓋料面為宜,菌絲期使料溫保持在32-35℃,相對濕度為80-85℃,出菇期料溫控制在30-32℃,相對濕度控制在90-95℃,給予適宜光照和氧氣,定期采收即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鳳臺縣蘭韻食用菌專業合作社,未經鳳臺縣蘭韻食用菌專業合作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43175.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檀香培養基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出菇率高的食用菌栽培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