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綁扎橋的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041769.3 | 申請日: | 2016-1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9825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01 |
| 發明(設計)人: | 劉卓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船廠船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5/00 | 分類號: | B23P1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興律師事務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楊東明 |
| 地址: | 202164***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綁扎 平臺框架 制作 平臺鋼板 立柱 肘板 支撐肘板 框架角鋼 噴砂處理 平臺實現 受力部件 模塊化 支撐 工作量 變形 運送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綁扎橋的制作方法,綁扎橋設有綁扎平臺以及用于支撐綁扎平臺的若干綁扎立柱,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00:制作平臺框架,平臺框架由若干框架角鋼相互連接而成;S200:將平臺鋼板固定到平臺框架上以制作綁扎平臺;S300:對綁扎平臺進行噴砂處理;S400:將支撐肘板的一側連接于平臺框架;S500:將支撐肘板的另一側連接于綁扎立柱,以實現綁扎平臺與綁扎立柱的固定連接。本發明公開的綁扎橋制作方法,肘板作為支撐受力部件連接于平臺框架而非平臺鋼板,不會導致平臺鋼板的變形,可靠性高;肘板可先連接于平臺框架再運送至綁扎橋制作現場,即肘板與綁扎平臺實現模塊化,可減少現場散裝的工作量,提高制作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綁扎橋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的綁扎橋制作過程中,綁扎平臺和綁扎立柱之間一般采用角鋼散裝焊接,主要具有如下缺點:角鋼作為支撐受力桿,強度不足,可靠性差;現場散裝工作量大,效率低。且用于連接綁扎平臺與綁扎立柱的角鋼等部件會與平臺鋼板固定連接,易導致平臺鋼板的變形,進一步導致連接不可靠。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綁扎橋制作方法制作效率低、可靠性差的缺陷,提供一種綁扎橋制作方法。
本發明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一種綁扎橋的制作方法,所述綁扎橋設有綁扎平臺以及用于支撐所述綁扎平臺的若干綁扎立柱,其特點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00:制作平臺框架,所述平臺框架由若干框架角鋼相互連接而成;
S200:將平臺鋼板固定到所述平臺框架上以制作所述綁扎平臺;
S300:對所述綁扎平臺進行噴砂處理;
S400:將支撐肘板的一側連接于所述平臺框架;
S500:將支撐肘板的另一側連接于所述綁扎立柱,以實現所述綁扎平臺與所述綁扎立柱的固定連接。
較佳地,步驟S100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S110:切割長條框架角鋼,以形成框架角鋼零件;
S120:將所述框架角鋼零件縱橫交錯的排布,并進行焊接,制成若干框架角鋼組件;
S130:將若干所述框架角鋼組件依次擺放于水平工作臺;
S140:將若干所述框架角鋼組件焊接到一起,以制作所述平臺框架。
采用上述方法,先將框架角鋼零件制成框架角鋼組件,再將框架角鋼組件依次焊接,可以使得焊接效率更高,增強焊接可靠性。
較佳地,步驟S110和S120之間還包括步驟S115:通過銑床或鋸床切除待焊接的兩所述框架角鋼零件的干涉部分。
采用上述方法,使得由框架角鋼零件焊接制成的平臺框架的力學性能更優。
較佳地,兩所述框架角鋼零件分別為第一框架角鋼零件、第二框架角鋼零件,所述第一框架角鋼零件包括固定連接的第一豎直鋼、第一水平鋼,所述第二框架角鋼零件包括固定連接的第二豎直鋼、第二水平鋼;
若第一框架角鋼零件的端部連接于第二框架角鋼零件的端部,且所述第一水平鋼與所述第二水平鋼發生干涉,則步驟S115具體為步驟S115.1: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水平鋼且與所述第一豎直鋼呈45°夾角的平面切除第一框架角鋼零件的多余端部,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水平鋼且與所述第二豎直鋼呈45°夾角的平面切除第二框架角鋼零件的多余端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船廠船舶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船廠船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4176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