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RCM柔性鉸鏈的靜平衡測量儀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039824.5 | 申請日: | 2016-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5298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12 |
| 發明(設計)人: | 趙宏哲;韓東;畢樹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M1/12 | 分類號: | G01M1/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19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rcm 柔性 鉸鏈 平衡 測量儀 | ||
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精密測量與精密定位領域,涉及一種靜平衡測量儀,具體來說,是一種基于RCM柔性鉸鏈的靜平衡測量儀,該柔性鉸鏈具有虛擬轉動中心。
技術背景:萬向節裝置在無人機等飛行器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若機載萬向節裝置的質心不在其旋轉支架的旋轉中心,當飛行器飛行速度發生變化時,萬向節裝置的質心偏離會產生慣性力矩,從而對設備的姿態調整產生消極的影響。如果能準確測量裝置質心偏差引起的慣性力矩,就可以通過配平消除質心偏差,從而實現設備的靜平衡。
基于RCM柔性鉸鏈的靜平衡測量儀適用于具有轉軸的設備,通過測量其因質心偏差產生的不平衡力矩,進而得到配平質心所需的參數。作為力矩平衡法的關鍵,轉動支撐方式是設計的重點。相對于刀口支撐和軸承支撐,柔性鉸鏈具有無摩擦、承載力高、可一體化加工等優點;同時,此2維柔性鉸鏈可測量設備3個獨立轉軸的不平衡力矩,簡化測量流程。常用的柔性鉸鏈由4個單自由度的柔性模塊串并聯組成,柔性模塊可采用車輪型鉸鏈,蝶形鉸鏈以及廣義交叉簧片柔性虎克鉸等。車輪型柔性鉸鏈的兩個簧片的交叉點是固定的,軸漂較小,而且便于整體化加工,但是轉動剛度相對較大,不利于轉角的精確控制。復合蝶形鉸鏈的整體性能優良,但是加工工藝復雜。廣義交叉簧片柔性鉸鏈是力矩平衡法中常用的轉動支撐,它具有較大的行程,且在一定條件下彎矩剛度近似為常值,以其作為轉動中心的靜平衡測量儀具有良好的靈敏度和承載能力,但是無法一體化加工。此外,這些柔性鉸鏈的轉動中心與被測工件的轉軸存在一定距離,由于靜平衡測量儀工作平臺在測量過程中傾斜,設備的重力勢能參與系統的能量轉換和轉移,導致系統的穩定性和測量效率欠佳。
發明內容: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靜平衡測量儀,具體包括轉動支撐模塊、傳感器模塊、外圍機械部件模塊這三大部分。該靜平衡測量儀以RCM柔性鉸鏈(1)作為轉動支撐模塊的核心部件,具有測量精度高、壽命長等優點;同時,與以其他柔性鉸鏈作為轉動支撐模塊的靜平衡測量儀相比,該靜平衡測量儀具有穩定性高、測量響應時間短等優點。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1)基于RCM柔性鉸鏈的靜平衡測量儀的轉動支撐模塊——RCM柔性鉸鏈(1)是由一整塊材料切割而成,實現一體化加工,沒有裝配誤差,可實現更高的測量精度;
(2)RCM柔性鉸鏈(1)是柔性機構與RCM機構結合,具有虛擬轉動中心(O),結構簡單,具有大行程,高精度的特點;
(3)RCM柔性鉸鏈(1)為中空結構,利于減輕質量;
(4)RCM柔性鉸鏈虛擬轉動中心(O)與被測工件轉軸重合,提高了測量系統的穩定性;優化了系統做功與勢能的轉換關系,縮短了系統的響應時間,提高了測量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基于RCM柔性鉸鏈的靜平衡測量儀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RCM柔性鉸鏈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B柔性模塊正視圖
圖4為本發明D柔性模塊正視圖
圖5為本發明工作平臺和配平構件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機械限位結構示意圖
圖7 RCM柔性鉸鏈虛擬轉動中心與被測工件轉軸位置關系
圖7a虛擬轉動中心在被測工件轉軸下方
圖7b虛擬轉動中心在被測工件轉軸上方
圖7c虛擬轉動中心與被測工件轉軸重合
圖中:
1-RCM柔性鉸鏈2X-X力傳感器2Y-Y力傳感器
31-工作平臺32X-X頂桿 33X-X配平構件
34X-X升降臺35X-X機械限位 32Y-Y頂桿
33Y-Y配平構件34Y-Y升降臺 35Y-Y機械限位
36-鉸鏈底座37-氣浮臺 11-A柔性模塊
12-B柔性模塊 13-C柔性模塊14-D柔性模塊
15-動剛體16-靜剛體 111-A中間運動塊
112-A靜剛體113-A動剛體 114-A1簧片
115-A2簧片 116-A3簧片117-A4簧片
118-A中間局部運動塊121-B中間運動塊 122-B靜剛體
123-B動剛體124-B1簧片125-B2簧片
126-B3簧片 127-B4簧片128-B中間局部運動塊
131-C中間運動塊132-C靜剛體 133-C動剛體
134-C1簧片 135-C2簧片136-C3簧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3982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