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紅欖李育苗方法及紅欖李幼苗養護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39370.1 | 申請日: | 2016-1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13645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6 |
| 發明(設計)人: | 張穎;李蕾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南師范大學;張穎 |
| 主分類號: | A01G17/00 | 分類號: | A01G17/00;A01G13/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張艷美;王志 |
| 地址: | 571158 *** | 國省代碼: | 海南;4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紅欖李 育苗 方法 幼苗 養護 | ||
1.一種紅欖李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按需提供苗床基質,并用0.5%濃度的高錳酸鉀對所述苗床基質進行消毒,其中,所述苗床基質由等體積份的椰糠、海沙及園土混合而成;
(2)按需提供紅欖李種子,將所述紅欖李種子采用條播的方式播種于消毒后的苗床基質中;
(3)對播種后的苗床基質定期用海水進行淋灑,同時還定期對播種后的苗床基質施用廣譜殺菌劑;
(4)當紅欖李種子發芽后,待有葉子完全展開時,移入消毒后的育苗塊中種植,并定期用海水進行淋灑,所述育苗塊呈圓柱型且側面用無紡布包裹,其中,所述育苗塊由體積比為1:2的泥炭和椰糠混合而成;
(5)待紅欖李幼苗長出6-10片葉子時,將具有紅欖李幼苗的育苗塊移入育苗袋中進行育苗培養,并定期用海水進行淋灑,定期施用廣譜殺菌劑,定期施用廣譜殺蟲劑,其中,所述育苗袋中具有培養基,所述培養基由等體積份的營養土、河沙及紅土混合而成;及
(6)待所述育苗袋中的紅欖李幼苗生長至至少30cm高時,移植到野外種植,從而完成紅欖李幼苗的育苗。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紅欖李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步驟(4)及步驟(5)中用海水進行淋灑的海水鹽濃度為5‰。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紅欖李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及步驟(5)中施用的廣譜殺菌劑為多菌靈,施用時,將多菌靈與海水按照稀釋比例為1:500混合后再施用。
4.一種紅欖李幼苗養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當紅欖李種子發芽后,待有葉子完全展開時,移入消毒后的育苗塊中種植,并定期用海水進行淋灑,所述育苗塊呈圓柱型且側面用無紡布包裹,其中,所述育苗塊包括泥炭、椰糠及營養啟動肥料;
(2)待紅欖李幼苗長出6-10片葉子時,將具有紅欖李幼苗的育苗塊移入育苗袋中進行育苗培養,并定期用海水進行淋灑,定期施用廣譜殺菌劑,定期施用廣譜殺蟲劑,其中,所述育苗袋中具有培養基,所述培養基包括營養土、河沙及紅土;及
(3)待所述育苗袋中的紅欖李幼苗生長至至少30cm高時,移植到野外種植,從而完成紅欖李幼苗的養護。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紅欖李幼苗養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養基由等體積份的營養土、河沙及紅土混合而成。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紅欖李幼苗養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及步驟(2)中用海水進行淋灑的海水鹽濃度為5‰。
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紅欖李幼苗養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塊的直徑為30cm,所述育苗塊的高度為35cm。
8.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紅欖李幼苗養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的中的廣譜殺菌劑為多菌靈,施用時,將多菌靈與海水按照稀釋比例為1:500混合后再施用。
9.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紅欖李幼苗養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的廣譜殺蟲劑為百蟲靈,施用時,用海水稀釋百蟲靈并按0.6g/m2的濃度施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南師范大學;張穎,未經海南師范大學;張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3937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彈簧裝置及其產品
- 下一篇:五色彩桂樹藝的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