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IF鋼在鐵素體軋制的加熱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36820.1 | 申請日: | 2016-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9456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01 |
| 發明(設計)人: | 高月;王建功;王曉東;陳彤;王澤舉;魏福順;夏銀鋒;趙繼武;艾矯健;周政 | 申請(專利權)人: | 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B37/74 | 分類號: | B21B37/7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沛德權律師事務所 11302 | 代理人: | 馬苗苗 |
| 地址: | 063200***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if 鐵素體 軋制 加熱 方法 | ||
1.一種IF鋼在鐵素體軋制的加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對板坯依次經過加熱爐的預熱段、第一加熱段、第二加熱段和均熱段進行加熱:
所述板坯在所述預熱段爐溫為500℃~800℃內加熱,至所述板坯在所述預熱段的出口的溫度為300℃~600℃;
所述板坯在所述第一加熱段爐溫為800℃~1100℃內加熱,至所述板坯在所述第一加熱段的出口的溫度為600℃~900℃;
所述板坯在所述第二加熱段爐溫為1000℃~1180℃內、所述第二加熱段內空氣過剩系數小于1的氣氛下加熱,至所述板坯在所述第二加熱段的出口的溫度為900℃~1120℃;
所述板坯在所述均熱段爐溫為1150℃~1250℃內、所述均熱段內空氣過剩系數小于1的氣氛下加熱,至所述板坯在所述均熱段的出口的溫度為1060℃~1160℃。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IF鋼在鐵素體軋制的加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熱段內的空氣過剩系數具體為0.95~1.0,除0.95和1.0以外。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IF鋼在鐵素體軋制的加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熱段內的空氣過剩系數具體為0.93~0.98。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IF鋼在鐵素體軋制的加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熱段內的空氣過剩系數為1.1~1.3。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IF鋼在鐵素體軋制的加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熱段內的空氣過剩系數為1.0~1.05。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IF鋼在鐵素體軋制的加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爐的爐尾殘氧含量小于或等于4%。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IF鋼在鐵素體軋制的加熱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坯在所述預熱段內加熱60~90分鐘;
所述板坯在所述第一加熱段內加熱30~50分鐘;
所述板坯在所述第二加熱段內加熱30~50分鐘;
所述板坯在所述均熱段內加熱30~70分鐘。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IF鋼在鐵素體軋制的加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坯依次經過加熱爐的預熱段、第一加熱段、第二加熱段和均熱段進行加熱,具體為:利用熱值為2100Kcal/Nm3~2300Kcal/Nm3的混合煤氣對所述板坯依次經過加熱爐的預熱段、第一加熱段、第二加熱段和均熱段進行加熱。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IF鋼在鐵素體軋制的加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坯在所述加熱爐的爐膛內為梅花布料分布,梅花布料分布的布置方式為:第一塊入爐的板坯頭部與軋機側爐墻距離為a;第二塊入爐的板坯尾部與連鑄側爐墻距離同樣為a,第三塊入爐的板坯頭部與軋機側爐墻距離為a,第四塊入爐的板坯尾部與連鑄側爐墻距離為a,依此規律布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3682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